招商加盟

各地大黄鸭“亮瞎”你的眼 网友:愚蠢的人类

发布时间:2013-06-03
 近日,“大黄鸭”在各地纷纷出现。

  5月31日,天津富力津门湖社区定制了一只6米高的橡皮“大黄鸭”放置在湖面上。

  5月31日,重庆奥体中心的奥体体育公园放置一只高6米,宽5米的大黄鸭,供小朋友们免费参观。

  5月31日,一只6米高的黄色大鸭“游”到了杭州庆春广场,不少孩子争相与大黄鸭合影。

  同日,某地产公司在杭州钱塘江的一艘游轮上,展览另一只大黄鸭。

  遍地“大黄鸭”背后满是忧

  文/刘凤羽

  各个城市争相克隆“大黄鸭”,不仅有侵犯版权的嫌疑,更折射出模仿、跟风严重这一社会生态。

  难怪网民会一边倒地对此大加鞭挞,“无聊,跟风,无创意”、“自己不会创新,只能复制别人的”、“再一次展示了强大的山寨能力”之类吐槽不断。

  跟风行为,显然是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尽管跟风现象折射的是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但跟风成风,并不利于创新,将扼杀创造力。

  有专家提出,对个人而言,跟风是一种没有主见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对企业而言,跟风是一种原创力弱的病态发展方式;对社会而言,跟风则是一种缺乏创新力的同质化建构方式。

 而原创力弱、缺乏创新力,已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社会“成长的烦恼”。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但中国出口企业 的平均利润率仅1.77%,德国人卖一辆宝马,中国人可能要卖20多辆甚至更多的吉利或奇瑞。造成这一烦恼的主因在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中 国亟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突围。

  但要突围“中国智造”,除了政策层面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之外,还需少跟风、多创新的社会氛围,以及小处着手的实践。

 回到“大黄鸭”问题,全社会确实应少点跟风模仿的浮躁,多点原创、创新的探索。而这方面不乏成功作品,姑且不说霍夫曼的“大黄鸭”,仅创作于1980年 代、影响几代人并记忆深刻的中国儿歌《数鸭子》(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就是经典范例,值得总结与借鉴。

  吐槽

  想象力已经黄了?

  我们老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是自觉、自信怎么来的?肯定不是跟风跟出来的

  自从橡皮大黄鸭游进咱们的维多利亚港以来,这只被称作“治愈系”的玩具鸭身上,便满载了人们的目光和议论。

 不过,在一个能够创造出3D打印技术的复制时代里,很难指望有什么“孤本”或者“绝版”。所以,红极一时的大黄鸭很快就有了众多的“孪生兄弟”,在天 津、武汉、杭州等等城市的水面上,它们像自己的香港“大哥”一样,憨态可掬地游来游去,和游客们的笑脸一起出现在无数电子照片中。

  对大黄鸭的创造者霍夫曼来说,这个作品表达的意义很丰富:文化的公共性、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比较纯粹的艺术以及拒绝商业化的精神。它带着作者的印记,在世界各地“昙花一现”。人们可以欣赏,却不能收藏;广告商可以觊觎,却没有机会投放。

 但是,对众多的“临摹者”来说,大黄鸭从“作品”的神位走了下来,变成了一个不必承担个性的简单符号。即便不谈论版权问题,各种被复制出来的大黄鸭们, 也不过像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电影海报一样,似乎仅仅在宣示着——看!本市实乃直追香港之时髦都市;抑或更等而下之——快!本楼盘火速预订中,入住即可获毗邻 维多利亚港之感觉,每日亲睹大黄鸭。

  反思

  “没脖子,来武汉干啥?”

  ——大黄鸭来到鸭脖小吃驰名天下的武汉之后,网友如此揶揄。话虽然说得有点蔫坏,倒是机智地点出了文化的公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联系。

 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需要有公共性,公共场地、公共活动、公共的文化认知,市民们需要公园、图书馆,喜欢参加周末的大合唱、广场舞蹈,希望听到高质量的文 化讲座、找到有共鸣的文化记忆。同时,文化建设也要讲个性,上承传统、下接地气。人们到武汉肯定想去吃热干面,不会想到去吃拉面,到兰州则相反,如果有一 天他们都赶时髦、改道主营“苏格兰打卤面”,你一定觉得很没意思。

  虽然大黄鸭的气质并不是符合每座城市的品味,却也并不意味着大黄鸭来 不得。一个有趣的橡皮玩具出现在人们的公共文化生活中,也是件欢乐的事,偶一为之,没准儿确有“治愈”效果,只是类似事情别太多太滥、别离庸俗太近。君不 见,跟风跟着跟着,徽派建筑上都铺上马赛克了;时髦赶着赶着,张家界的南天一柱都改名叫哈利路亚山了。不但创新谈不上,连老本儿都折了。

 这种跟风赶时髦,当然就是庸俗。全去跟风,创造性就和未来告别了;都赶时髦,想象力就向历史缴械了。大黄鸭子在中国的城市里越来越多,只能说明我们离霍 夫曼讲究的“独创性、非商业”内涵越来越远;把文化变成噱头的事情越来越多,只能说明我们真正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弱。大黄鸭红了火了是好事,可如果反证出我 们的想象力黄了,那才是悲剧。

  我们老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是自觉、自信怎么来的?肯定不是跟风跟出来的。风水轮流转,想跟也跟不 上;只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是坚实的,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孕育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产生我们自己的“治愈系”。从“诗三百”到“八大家”、从青花瓷到马头 墙、从“闹元宵”到“龙舟会”……如此典雅、这般繁华。有这些养分打底,我们的“拿来”才不会有抄袭之虞。杨凯

  【观点】

  “山寨大黄鸭”,愿中国制造走出模仿走向创新

  文/朱海薇

 荷兰大黄鸭肯定有版权的,先勿论这些山寨鸭是否被授权吧,这些模仿版都给人们带来了快乐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前天的六一儿童节,这只世界人民家喻户晓的 鸭子,虽是山寨,也仍是给各地小朋友和带着小朋友玩的大朋友、老朋友们都带来了快乐——因此也有了眼球效应和经济效益。但它们都是简单甚至拙劣的复制,轰 动肯定没有,吸引力也有限。

  当然,简单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就跟当年日本车模仿欧洲车一样,它不停止在简单模仿上,它以模仿开始,然后创出自己的特色,终于占领了部分世界市场。

  荷兰大黄鸭是创新,荷兰巨婴也是创新,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东西,稍作改变,就变成了新的生产力。希望国人能受大黄鸭启发,能不停留在简单模仿上,走出拙劣的山寨复制,让“中国制造”成为“创新”领域的新军,而不是山寨的老王牌。

  【微言大义】

 万庆涛:香港有大黄鸭,武汉天津争相仿制,一点创意都没有。杭州拒绝大黄鸭,说明杭州是拒绝山寨的城市,是创新的城市。在全国景区门票不断上涨的情况 下,西湖坚持免费,这就是创新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杭州召开文化大会,主题就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要发展,必须鼓励创新,拒绝山寨。

  一个单身男人的手记:香港大黄鸭走红后,国内山西等地纷纷山寨,只不过脖子长点,头抬得高点,始终还是鸭子一只而已!中国山寨在世界是出了名的,很多人总喜欢山寨别人的创新,是自己愚蠢,还是太聪明?

  addisonlq:其他城市的黄鸭是被围观,东莞的黄鸭是被围殴

 slm023:总体来说,东莞那张太那啥了,创意如果乱来,那叫败笔。山寨如果还国乱来,那就叫……不过,各地对大黄鸭的山寨让人觉得是毫无概念的"文 化",为什么各地就不能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点适合自己的东西呢?!非要去山寨别人的设计,山寨越多,显示出其肤浅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