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平官方网站
新闻 > 鉴定资讯 > 正文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0-18
标签:

来源:中国文物鉴定网


钧窑,是青瓷系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列。窑址在河南禹县,该地古称“钧州”,因此而得名。钧窑采用含铜的蓝色乳浊釉为釉料,烧制的瓷品以其釉色的色彩斑烂夺目闻名于世,尤其它的窑变彩釉更是魅力无穷,深得宫廷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所喜爱。从北宋时开始创烧,到北宋晚期发展至鼎盛。钧窑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有名的民窑为刘家门窑,官窑以八卦洞窑和钧台窑两处烧造的产品最为有名,大量产品专为宫廷烧造。到南宋,该窑以禹县为中心已发展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瓷窑系之一。其实,钧窑的窑变瓷釉工艺,在唐代时就已有了,所以,唐代在禹州烧造的花釉瓷,可以视为是宋钧的渊源。宋王朝南迁以后,钧窑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于金元时期又曾再度得到复兴。只是自元代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了,至元末就逐渐停止了生产。元代生产的钧瓷,无论胎釉,还是造型工艺,均大不如宋时,变得非常粗糙。这种明显的变化和退步,倒是有利于现下鉴识时对于宋元钧瓷的区分。


从胎釉的角度看,宋钧瓷的制作十分讲究质量,所制的瓷胎器形规整,胎质比较紧密、精细,少有杂质和空隙,胎色呈灰白色或灰褐色。与同期其他瓷窑的瓷胎胎骨相比,钧窑瓷胎骨要略显厚重一些,但由于其胎质致密,烧造的瓷化程度较高,叩之声音较为清脆。宋钧的釉色以天青色为主,这种青色常偏向于蓝,因此,有时也称为天蓝色。此外,尚有月白、蓝灰等色。官窑器因运用铜红釉的“窑变”工艺技术,色彩更为斑烂夺目、变化万千。宋钧釉质比较坚密,施釉又厚,因此,器物上釉层显得很肥厚滋润。又因釉厚而造成釉质下沉,这样器物下部的釉就显得更厚。民窑器较之官窑器施釉略薄,但由于制作精细,修坯严格,施釉厚薄得当,胎釉结合较好,所以,宋钧一般很少出现流釉、粘足和釉层剥落等的现象。


宋钧施釉时由于坯胎的干燥不当,使釉层产生弯曲的裂痕和缩釉,而在高温烧造时,釉质的流动中,又使之弥合,从而在釉面上形成状如蚯蚓走泥般的弯曲纹痕,俗称“蚯蚓走泥纹”。这一特征,在宋民钧和金元时钧窑器上已较少见到,因此,它已成为鉴识宋钧官瓷典型器的一个重要依据。须说明的是,现代仿品工艺水平大进,已能在仿器上成功地做出“蚯蚓走泥纹”,因此,面对这种现象,还是要仔细审察它的其他特征表现,以免因大意而出错。宋钧大多采用施满釉正烧,器物圈足多数无釉,但入烧前常在器底涂上一层芝麻酱色护胎釉。除了少量的盆、洗、盘类器采用支钉烧法外,其他一般均用垫饼法垫烧。用支钉烧的都在器底留下支钉痕记。因为在釉内含有铁质,在焙烧过程中,铁质在化学反应中在器物的口部及底部釉面出现铁锈色或棕色,使胎质呈显出“羊肝色”和“香灰色”。


金代以后,由于战乱甫定,重新恢复起来的钧窑生产,大量转为民间日用器的烧造。工艺质量明显不如宋时。胎质粗松,胎色发黄。修胎马虎,修刀痕、轮指痕残留胎体也不加修饰。产品不规整,极少用支钉烧法,一般均用垫饼烧法垫烧,圈足均为直足。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窑变釉色不够自然,少变化,流动小,显得板滞。到元代更是每况愈下。元代时钧瓷生产追求数量却忽视了质量。胎骨厚重,胎质更为粗糙疏松,常见里面有砂眼和砂粒,器物给人以一种笨重之感。胎色多为土黄色,也有少量为深灰色。元代施釉一般为浅淡的月白色,也有部分天蓝色釉的。釉质极粗,施釉极厚而不均匀。由于施釉肥厚过度,釉层下垂现象严重,聚釉处因流釉而出现若蜡泪一般釉滴,釉薄处又可见到胎上的轮指痕和修刀痕。由于釉质粗糙,釉面上多出现气泡、棕眼和开片纹,釉面橘皮纹明显,光泽度较差。紫红色的窑变釉斑似非成于天然,而是人工涂抹铜红釉药而烧成,故形状呆板生硬,少自然烧出的晕化之美。元器施釉一般不及底,露出底部胎骨,有些器物内底也因叠烧而露出一圈胎骨。

上一页12下一页
名家鉴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