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评论

唐寅《李端端图》鉴赏

发布时间:2015-11-15 来源:美术报 作者:赵启斌 朱同

摘要: 左侧书案两边站立者为主人的两位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在主人身后皆拱手静静倾听主客的议论。对面持白牡丹者即为扬州名妓李端端,姿态文雅,面部表情从容大方,傲然站立于崔家客堂,在向崔涯细细陈述什...

原标题:李端端图


明 唐寅 李端端图 纸本设色 122.8×57.3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 唐寅 李端端图 纸本设色 122.8×57.3cm 南京博物院藏


唐寅《李端端图》乃根据唐人范摅《云溪友议》所记唐代名士崔涯为名妓李端端作诗、改诗故事所绘而成,作李端端与狂士、诗人崔涯相会情形。根据范摅《云溪友议》的论述,崔涯为人豪侠,长于宫词,“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他曾作诗嘲笑李端端“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生”,李端端见诗后“忧心如病”,与崔涯交往评理,虽然地位低微,但毫不惧怕,崔涯深为感动,随之为其另题一绝:“觅得黄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于是“大贾居豪,竞臻其户”。李端端肤色稍黑,然美艳过人,世称“黑妓”,有人戏之说,“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期一日,黑白不均?”改诗一出,李端端便成流光溢彩的“白牡丹”,从中可见崔涯诗文的影响,美人、名士诗文相为映显,堪为佳话。唐寅即据此创意而创作了《李端端图》。


此图共作五人,居中为唐代诗人、久居扬州的狂士崔涯,戴文生巾、留八字须,神情俊朗清爽,端居而坐,手持诗文卷纸半垂膝腿下,正凝神谛听李端端的讲述,其面部神情和倚坐姿态,透露出儒雅洒脱的精神气质,似乎深为其言辞所折服,钦佩之情溢于眉目间。案上一古琴放于锦囊中,笔墨、书卷陈列案几。左侧书案两边站立者为主人的两位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在主人身后皆拱手静静倾听主客的议论。对面持白牡丹者即为扬州名妓李端端,姿态文雅,面部表情从容大方,傲然站立于崔家客堂,在向崔涯细细陈述什么。李端端虽然从容安然向崔涯陈说自己的理由,但也微微露出某种不安和期待,将青年女性求见生人时忸怩不安的神态非常微妙地体现出来,颇为传神。李端端随行侍女,则背向观众而立,小心地随侍在主人身后。背景作一山水大屏风,带有明显的南宋山水画面貌,为唐寅典型的新院体山水画手笔,上有唐寅诗跋:“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忆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唐寅画并题”,并钤“唐伯虎印”、“唐居士”印等,点明了创作此件作品的内容和自己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之情。


唐寅所生活的苏州,此一时期已经进入了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苏州的繁华程度堪比唐代崔涯生活时期扬州,唐寅创作此件作品,显然具有深意,通过李端端、崔涯故事,来暗喻自己所处繁华时代像自己一样的名士的无奈和感伤,也非常暗合我国传统香花、美女以喻贤士的传统理念,所谓“良辰未必有佳期”、“唯余笔墨颂红妆”,在其间寄予着文人士夫无限深沉的心路历程。


《李端端图》用笔极为清新洗练,用笔瘦硬,多以方折的线条勾画衣纹线,线条凝练劲畅,疏落有致,湿笔生纸,亦见老辣、劲峭笔墨的韵致。背景山水、树木的勾勒、皴擦,亦多砍斫之笔,极见小斧劈皴的笔势。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由于唐寅儒雅、文秀气质的浸润,使过于生硬、苍劲、狂纵、板硬的笔势有很大的减弱和消除于酣畅淋漓中呈现出秀雅、文秀的气韵,确实最见唐寅山水画的精彩之处。


全幅人物形象潇洒生动,娴雅俊美,线条洒脱劲挺。


(责任编辑:胡莹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