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红木家具 > 正文

家具收藏贵精不贵多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5-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劳大帅

摘要: 和别的藏家不同,别人更愿意成对儿成堂地收,高阳却更喜欢单只地收。这样做,为的是在追求视觉变化之余,也尽量满足建立标本的需要。“我又不是生意人,我只是喜欢而已,所以不必要非得成双收。”


  原标题:高阳的“藏而则修”进阶观


  明末清初黄花梨玫瑰椅

明末清初黄花梨玫瑰椅


   高阳喜欢上老家具,也是在经历过一个阶段后才开始的。这个过程里,高阳还痴迷过瓷器及彩陶。“那个时期喜欢的东西很多很杂,但不懂,只是看好不好看,具体背后的历史及相关知识根本也不了解。”

  家具收藏贵精不贵多

  高阳第一次买老家具,是凭眼缘相中了一张八仙桌、两把圈椅以及一个联三橱。后来,圈椅和联三橱没留,只留了那张八仙桌,一直给父亲用着。多年之后,高阳才知道,八仙桌是黄花梨的。

  他只买过两件黄花梨的家具,另一件也是张八仙桌,不过一直放在仓库没用过。除此之外,他收藏的家具都是漆木家具,“硬木家具我不是不喜欢,是因为早期见不到,信息不对等,好东西都在大古董商手里。后来价格高了,也买不起了。”

  漆木家具也叫柴木家具,尽管这种叫法有疑义,一些学者和藏家认为它有歧视成分,更愿意接受漆木的叫法。但对高阳来说,怎么叫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器物本身。

  在高阳对家具最着迷的时候,他曾跟铲地皮的(底层的古董商)去山西乡下收家具。高阳说,下乡跟他预想的不太一样,没有太大收获。因为上世纪90年代,真正懂家具的人不多,就造成一个现象:断代的概念比较模糊,买家具的人普遍挑的是材料、完整度、做工和价格。不过,走一趟也不能说全没好处,好处就是能看到一些刚收上来的家具,得一个先手。

  “那时老家具的价格还没涨起来,几千块钱就能买到很好的东西,如果上万元,那就是绝对的尖儿货。”高阳完成原始积累后,2001年起就慢慢不再买东西了,一下就断了8年。

  “这8年恰恰是收藏的黄金期。人们的步子慢了,变冷静了,开始对藏品进行深入研究,藏家变得挑剔后,一线的供货商也开始挑着买货,整个链条成熟了许多,贵精不贵多俨然已成为收藏的主流趋势。”高阳感叹道。

  收藏老家具 情定玫瑰椅

  高阳特别喜欢玫瑰椅。玫瑰椅作为明式家具里一种经典坐具,简约、灵秀、文气。他的工作室里,摆了几把玫瑰椅日常用。这些玫瑰椅,形制都不同。“老家具也并不都适合我的空间,有些椅子太繁复,摆起来就堵得慌。玫瑰椅很简约,用起来很灵活,很随意,几乎不挑位置。”

  和别的藏家不同,别人更愿意成对儿成堂地收,高阳却更喜欢单只地收。这样做,为的是在追求视觉变化之余,也尽量满足建立标本的需要。“我又不是生意人,我只是喜欢而已,所以不必要非得成双收。”

  高阳有一把苏作的玫瑰椅,以精工细作闻名。这把椅子很有味道,原先上面髹了一层黑漆,不过现在已经基本脱落,只在局部还残留着一些痕迹。从正面看过去,椅身仿佛覆盖着一层莹亮的薄膜。这层薄膜的行业名词,南方人叫“皮壳”,北方人叫“包浆”,是家具使用久了自然生成的一层保护膜。皮壳或包浆的状态,也往往是行家用来衡量老家具的一个重要审美指标。

  在他的展厅里,还摆着另一只玫瑰椅,榆木髹红漆,漆虽然已斑驳但肌理更加诱人,这是件明代、经典晋南风格的椅子,低靠背、高扶手、大开光加强了通透感,虽然坐面儿的藤屉已缺失,扶手内牙有残,反而显得更加空灵,让它看上去别具一格。

  “这把椅子就是缘分的问题了。”高阳另指着一把罕见而特殊的椅子说。之所以罕见而特殊,是因为常规的玫瑰椅,普遍很小巧,而这把椅子虽然从造型上看与玫瑰椅无异,体量却分明大了许多,横向尺寸甚至比圈椅和官帽椅还要大得多,俗称为禅椅。

  “有的人也管它叫宝座,其实叫什么不重要,应该是件孤品。很简洁的玫瑰椅的造型,靠背很矮,进深也很舒服,接近于宋式椅子的造型,很有可能是寺庙里修禅用的,从造型和结构上看很可能出自河南的某个大寺庙。”高阳解释说。

  深谙家具结构 藏而则修

   2014年开始,高阳又慢慢收起了老家具。还在北京通州的工作室里,辟出几间屋子,简单装修一番,挑了些喜欢的家具摆进去,做了几间小型的家具展览馆。

  有了工作室之后,高阳开始自己动手修家具。老家具年代久远,有缺有残再正常不过,他收的东西又多,有不少“缺胳膊少腿的”。刚开始,他也找工厂修,但因为达不到他的要求,以至于不断返工。他一趟趟跑工厂,设计、画图,跟工人讲修复方案。

  自己修家具,就不用再为这些事情闹心。不过,从选料、设计、加固、打磨到最终做旧,每一道工序都得他自己亲力亲为层层把关。

  但修复家具也没那么简单,修家具和做家具是两回事。做家具是上帝视角,从零开始,而修复家具则有所框定,侧重还原,也就是必须把原物件作为参照,像“恢复出厂设置”一样。

  在高阳看来,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地区、每一位工匠的雕刻手法和审美习惯都不一样。“其实,修复这件事,技术上并不难,多数厂家都能做到。但要还原它的精气神就很难了,需要狠下功夫才行。”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