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图片新闻 > 正文

用艺术的角度审视中国大运河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6-25 来源:凤凰艺术

摘要: 大运河是活态的遗产,它无时无刻在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流动。今天,以艺术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大运河,在为大运河提供一种全新理解的同时,也是深入探索大运河从古至今的文化意义、重新进行文化寻根的过程。

标签: 艺术 大运河


“大运河”展海报


(图注5:“大运河”展海报,左图朱砂设计,右图吴玮禾设计)



2013年初,在著名画家肖峰的倡议下,在其老家扬州大运河申遗办总部的支持下筹备了一系列关于“大运河”展计划,旨在以艺术之举动员起全社会力量来支持大运河申遗。同年6月,由肖戈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大运河”在威尼斯最古老的教区博物馆(Museo Diocesano)开幕,参展艺术家有徐冰、邱志杰、王度、肖鲁、黄锐、彭小佳、石青、白崇民、无关小组、章燕紫、何昊远、高洁等。展览试图重新发掘“运河”这一题材在当下的价值、可能性乃至深度,以当代艺术的视角与表现形式,进一步具体探讨今日的中国艺术家该如何面对“自然”与传统,让世界重新认识“大运河”的存在价值,悠远文化与现实意义。



“大运河”展现场,邱志杰装置作品《漕运》


(图注6:“大运河”展现场,邱志杰装置作品《漕运》)


“大运河”展现场,徐冰影像装置作品《大运河》


(图注7:“大运河”展现场,徐冰影像装置作品《大运河》)



  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之际,有17位诗人齐聚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拱宸桥,现场进行行为艺术表演,集体合作完成一场名为 “盖帽”的作品,诗人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来欢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17位诗人齐聚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拱宸桥,集体合作完成 “盖帽”作品


(图注8:17位诗人齐聚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拱宸桥,集体合作完成 “盖帽”作品)



大运河不仅为城市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更因为这些艺术创作,使其在人类文化、艺术的领域里,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瑰宝。大运河是活态的遗产,它无时无刻在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流动。今天,以艺术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大运河,在为大运河提供一种全新理解的同时,也是深入探索大运河从古至今的文化意义、重新进行文化寻根的过程。


 

(责任编辑:吴秀芳)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