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博热议“老树画画”:这就是大叔受欢迎的原因吧?
在微博上,每天上传一幅画,没加V的“老树画画”,短短几个月中迅速成了热门ID。他的画,总是寥寥数笔,传统的古典山水背景,一个或几个民国时期的长衫先生,偶尔也能看到飞机或牛仔裤等一些现代元素。传统与现代,在此随意“混搭”与“穿越”。更绝的还有与画面相配的一首首率性而肆意调侃的打油诗。有网友赞:“画这画的人,心在天上游荡呢!”
“老树画画”究竟何许人也?通过打探,记者终于得知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刘树勇先生,198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刚教书时,学生送其外号“老树”,这一叫,就是20多年,也成了他的微博昵称。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老树可以画得如此古意盎然,又深深吸引着现代人?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专访。
过去我太把绘画当回事儿
记者:你的画在微博上成为热议话题。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的,像不像古人?
老树:生活中我和所有人一样,像驴一样地干活。也许我的某些感受和古人有同感。不过我不喜欢古代某种迂腐的东西,我比较喜欢的是上世纪20、30年代,既有大家烂熟于心的传统文化,又有留学生从欧美带来的西方文化。那种气象很平安、温和,是我喜欢的。
记者:你感觉到大家对你的关注了吗?为什么你的作品能大受欢迎?
老树:我感觉到了。我自己不是太在意,这不是矫情。我做博客很早,但后来不做了,因为不喜欢凑这个热闹。我对博客的定义是,光着屁股满大街跑。去年,有朋友建议我做微博,我就用“老树画画”这个名字开了微博。说到作品受欢迎,可能现代人都活得太累,所以才有很多共鸣。
记者:有人夸你的画是“穿越版”画作——“在古典山水人物中放进当代人的思考。”你的画出来后,听到了哪些反响?
老树:公众对我的画如此感兴趣,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当然我也听到不少专业画家的反应。他们说,你怎么可以画得那么放松,我们都很焦虑,表达不可能那么酣畅淋漓。其实过去我与他们一样,很紧张,看重这个形式,那个规范。后来我想明白了,画画不就是自我表达么?最好的表达,就是人间的话用人话说清楚。过去,我太把绘画当回事儿。放胆说,放胆画,就行。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全想明白了。我干过多年摄影,做过十多年的出版。我的经验告诉我,有些东西别看得太重,年轻时只有很少的东西,觉得特珍贵。当你拥有很多时,就无所谓了。
阅历让我的笔下找到自己
记者:那如何才能做到你说的放下呢?
老树:我有20年没画画,就是觉得自己画不下去了。画出来的这笔像齐白石,那笔像徐悲鸿,就是不像自己。这让我很沮丧。我没法回答自己一个问题,你是谁?如何通过你的绘画语言,证实你的存在?我在课堂上讲六朝历史、讲竹林七贤,明白了一个道理,谁是嵇康?我就是嵇康。你理解、阅读他都不够,关键得体验他。你要和他心意相通,你就是他。这就是打通古今,打通中外,无古无今。有人说我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其实一切都是个人经验,哪有穿越?我们都把时间和空间看得太重,谁说今年就是2012年?谁说我就叫刘树勇?这一切本来就是人定的。明白了这个,才会获得无比的自由。
记者:你是在哪一年突然就找到了自己?
老树:2005年,我父亲来北京看病。当时我郁闷烦躁,晚上睡不着觉,那就画画吧。其实我已经有20多年没画了。画了几张,直到天亮,突然觉得有点意思了,之前那种焦虑没了。我的生活阅历让我笔下有了自己的面目。面对一盏孤灯,手握一支破笔,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什么中锋侧锋、干湿浓淡,所有的规矩,统统没了。我发现,只要这样就行了,管别人说怎样,画画就是这么简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