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南邵阳:老百姓成为文物保护的千里眼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湘岳

摘要: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杨树生和杨宗顺走在荆棘丛生的王家山里,时不时用手拨开面前一人多高的茅草。他俩是义务文物保护员,自告奋勇担负起王家山汉墓群的巡逻工作。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杨树生和杨宗顺走在荆棘丛生的王家山里,时不时用手拨开面前一人多高的茅草。他俩是义务文物保护员,自告奋勇担负起王家山汉墓群的巡逻工作。


杨树生说,汉墓群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是城步历史的见证,一定要守护好。


近年来,邵阳市走群众路线,探索“政府主导、文保牵头、属地管理、群众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模式,像杨树生、杨宗顺一样努力保护当地文物的老百姓还有很多。


文物的“近邻”


精致的宗祠、神秘的古苗文摩崖石刻群、恢宏的风雨桥……在邵阳,滚滚时间河中积淀下来的文物古迹多达1600多处,宛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


市县乡三级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撑和主导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但文物地址分散,财政困难,文物保护工作陷入困局。


大祥区“古仙人井”遭特大洪水冲刷,被淤泥和垃圾填埋;武冈市祝融宫、洞天宫等古建筑的屋架倾斜,砖墙开裂,随时可能倒塌……怎么办?


邵阳市文物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调研。“远亲不如近邻,老百姓就是文物的‘近邻’,为什么不整合他们的力量呢?”2008年,文物局下定决心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保护文物。


鉴于不少老百姓对邵阳文物所知不多。文物局加强文物宣传工作,提高老百姓对文物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于是,大家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由市文物局与市电视台联合拍摄的100集电视纪录片《宝庆文物》;“文化遗产日”和“文物宣传周”上,老百姓能够学到文物知识和文物法规。登录邵阳文物网站,就能查询文物综合信息和相关专业知识。


持之以恒的工作之后,文物工作人员欣喜地发现,宣传有了效果。原本在建筑文物主体内乱搭乱建、堆放柴草、燃放烟花等现象大大减少了,洞口县王氏宗祠的拆除项目在各界的一片反对声中及时被叫停,这座祠堂是邵阳市内现存最大宗祠之一,至今完好无损。


文物工作者感动百姓


2010年9月,新邵县大新乡村民谢全贵主动上交1把青铜短剑。经鉴定,短剑系战国时代文物,是国家二级文物。谢全贵说,把文物上交给文物局,他很放心。


邵阳的老百姓对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信任有加。为了摸清文物家底,邵阳文物主管部门前后开展了三次大规模文物普查活动。老百姓不仅为普查人员提供食宿,提供族谱、碑文、笔记等很有价值的文史资料,还主动拿出自家的“藏品”上交文物局,用作馆藏。


信任不会凭空产生。文物局原文物工作队队长赵发国在清理一座被盗掘的清代葬墓时中毒身亡,大祥区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卿利萍在下乡途中因车祸不幸遇难,他们的故事感动着老百姓。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