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香港M+再度获得收藏家捐赠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1-19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朱绍杰
标签:


郑国谷,《广东快车》,装置,由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郑国谷,《广东快车》,装置,由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颜磊,《国际通道》,雕塑,由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颜磊,《国际通道》,雕塑,由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王广义,《VISA》,混合媒介,由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王广义,《VISA》,混合媒介,由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1月17日,记者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获悉,香港未来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获中国收藏家管艺捐赠37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是次捐赠的作品覆盖了从星星画会以来的中国艺术,特别侧重中国观念艺术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轨迹。其中包括参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的“广东快车”的整个项目,这是珠江三角洲艺术在国际上的首次亮相。


自2012年获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捐赠1463件当代艺术作品后,筹建多年的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M+”再度获得藏家捐赠。


2014年1月17日,中国收藏家管艺向“M+”捐赠37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该批捐赠涉及的艺术家包括黄锐、新刻度小组、黄永砯、吴山专、顾德新、张培力、王广义、王鲁炎、林一林、梁巨辉、陈劭雄、颜磊、周铁海、徐震、陈文波、王音、沈远、郑国谷、曹斐及段建宇等。时间跨度从1979年至2005年。


引人注目的是,这37件作品中,有13件属于“广东快车”展览项目。该项目于2003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国际策展人侯瀚如借用瑞士一辆快餐车的名字,命名了整个他所发现并赞赏的广东当代艺术家群体:“广东快车”。这是珠江三角洲艺术在国际上的首次亮相。


“M+”高级策划人皮力参与了此次捐赠工作。据皮力介绍,“广东快车”包含了当时活跃在深圳、阳江和香港等地的艺术家,以及他们所发起或参与的艺术组织,如缘影会、维他命空间、博尔赫斯书店等的文献。该项目集中反映出珠三角在世纪之交的艺术环境。


此批作品贯穿、串联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于九十年代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包括1998年新刻度小组在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Inside Out”展览的作品,还有王广义于1996年创作的重要装置作品《VISA》。同时,颜磊、徐震等艺术家在九十年代末的作品,介于艺术与观念之间,是他们艺术工作沿革的重要体现。


记者还从香港方面获悉,收藏家管艺于2001年开始收藏当代艺术,其藏品关注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特别着重八五新潮、观念艺术和大型装置作品的发展。管艺表示,捐赠作品代表了其多年收藏的核心价值,侧重的是八五新潮及其对后来艺术的影响,并由此折射出过去三十年来以观念为核心的中国艺术的转变。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监李立伟认为,作品记录了中国当代艺术中那些非比寻常的瞬间,串联起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演示着中国艺术的观念变革。


在美术馆建设热潮再起的今日,收藏对于一所美术馆而言,更显重要。根据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6月接受乌利·希克捐赠并购藏中国当代艺术品共1510件后,截至2014年1月,“M+”又收藏了超过1200件作品,涉及视觉艺术、设计、建筑等多个领域。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