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年老宅铁门深锁成会所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2-09 来源:光明日报

摘要: 在上海,或许再难找到一条路,像陕西北路这样,名门云集,中西交融。仅新闸路到巨鹿路一段长约1公里的马路,就有名人故(旧)居、典型风格建筑、历史遗迹等20余处,其中,分量最重的无疑是有“民国第一家族”之称的宋...








曾经,这里居住着“民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如今——


在上海,或许再难找到一条路,像陕西北路这样,名门云集,中西交融。仅新闸路到巨鹿路一段长约1公里的马路,就有名人故(旧)居、典型风格建筑、历史遗迹等20余处,其中,分量最重的无疑是有“民国第一家族”之称的宋氏家族所在地——宋家老宅。


位于陕西北路369号的宋家老宅,是一座建于1908年的英国式花园别墅。宋氏三姐妹和她们的母亲倪桂珍,都在此居住过。当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三家都与这座花园住宅有过密切联系。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座影响了半个中国的花园别墅。令人遗憾的是,这里至今铁门紧锁,篱笆高筑,门庭冷清,门口竟没有半点历史文化的标识,让路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上海市政协委员俞亮鑫近年来一直在关注上海名人故居、旧居的生存现状,他告诉记者,去年他曾为宋家老宅标识建言呼吁,但直至现在,标识问题仍未解决。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他再次建言,呼吁开放宋家老宅,发挥其应有作用。


老宅“委身”成会所


2013年11月,正在复旦大学参加“宋氏家族与中国近代史的变迁”研讨会的宋家后人,计划去参观蒋宋成婚的陕西北路旧居。这幢建筑如今已成为高级会所,宋家人的请求遭到会所经营者拒绝。


“老宅被用作娱乐会所,我们看在眼里十分难过,满是心痛,可是我们也无能为力。”宋子文的外孙冯英祥、其子冯永康以及宋子安儿媳宋曹璃璇三位宋家人失望而回。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就在这里举行。这里,曾经出入过许多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


新中国成立之初,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上海第一个新型的中国福利会托儿所,邓颖超、许广平、胡子婴、廖梦醒等应邀来到宋宅参加托儿所的开幕典礼。此后,这里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临时办公地点。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由中国福利会管理,宋庆龄基金会使用。


令人不解的是,如今,老宅辗转成了“宋庆龄爱心会所”,因门牌号为369号,又名“369会所”。会所实行会员制管理,不对外开放,因而不能随意进入。曾在其中消费的一位网友点评说:“那么有意义的地方居然也可以被用来开餐馆,有点肉疼!”还有网友介绍,别墅的地下室被改造成酒吧和唱KTV的地方。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说,名人故居不应成为某一部门的“私产”和“会所”,为少数人服务,从而把广大市民和游人拒之门外,应该让“历史老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遗憾的是,这里不仅不对外开放,而且在悄悄做餐饮营利,厨房明火还存在安全隐患。”俞亮鑫说,这一百年老宅的尴尬处境,显然也有悖于创办中福会的宋庆龄本人的意愿。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