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今天开始,“奢华之色——江阴市博物馆藏宋元明金银器特展”就要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为期两个月。展出的110件金银器横跨宋、元、明三个朝代,大都出土于江阴当地窖藏及墓葬。虽然展出的不是什么宫廷贵族女人的饰...
嵌寶石金簪
山型楼阁人物金簪
桃型楼阁人物金簪
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一件金银饰品,制作工艺都十分繁杂,有的工艺甚至已经失传。小记也搜罗了一些古代金银饰品的制作传统工艺,来个小科普吧:
(1)鎏金:
近代称“火镀金”。系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
(2)掐丝:
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谓之掐丝。江苏刊江东汉广陵王墓所出龙形金饰即有掐丝工艺制成的图形。此项工艺不仅在宝石、金银饰上运用,珐琅器也运用,如掐丝珐琅器等。
(3)炸珠:
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会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谓之炸珠。炸珠形成的金珠通常焊接在金、银器物上以作装饰,如联珠纹、鱼子纹等。
(4)錾花:
系用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用小锤敲击錾具,使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达到装饰器物的目的。这种工艺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它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变幻的立体效果,既光彩绮丽,又非常和谐。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此后历朝各代均沿用。
(5)累丝:
将金拉成金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在器物上,谓之累丝。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所出精美绝伦的金锁链就是以多股细如毫发的金丝编累而成,不仅代表了战国时期的工艺水平,亦是匈奴金属编丝工艺的杰作。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