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后设计施工未采用招投标模式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河豚塔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在忙着收拾地上的脚手架、钢板等。而这个项目推进的速度,也不得不让人惊叹。
今年3月份,河豚塔打下第一根桩;4月底开始混凝土浇筑,耗时仅6个月。而如此规模的一项工程,从动意到规划、设计、施工,总共还不到一年。
据扬中市政园林工程处副主任翟骏介绍,去年9月,在园博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中,与主副场馆相对的西沙岛一眼望去空空荡荡比较苍凉,市里便考虑在岛上建设一处标志性景观,一来可以与园博园主副场馆“对景”,二来以此为龙头,带动今后全岛的开发。
于是,去年12月份启动了河豚塔的设计工作。
不过,记者查询扬中规划局等网站,并未看到西沙岛及河豚塔项目的有关公示。其次,河豚塔项目也并未采用招投标的建设模式。对此,翟骏表示,是因为“不需要”、“也招不起来”。他说,河豚塔的设计施工难度是非常大的,采用的理念和技术水准非常高。
而最终承接了河豚塔项目的,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据翟骏介绍,之所以选择该学院,因为此前扬中市政府的大楼也是他们的方案,“双方有过合作”。
尽管河豚塔的项目并未采用招投标形式,但扬中市领导于9月17日在对媒体记者介绍园博会筹办情况时却表示,“所有工程严格执行招投标、政府采购、权力节点报告等制度……”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也试图联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据扬中方面的介绍,该学院不但是河豚塔的设计单位,还是“总包”,承担了从设计到施工等整个项目,并由该学院副院长黄一如教授亲自担纲。
遗憾的是,无论是电话还是短信,黄教授均未回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