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推杯换盏中的中国古代“酒具”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2-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翠华、徐瑾
标签:



中国古代“酒具”


  酒具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无非是一盛酒的器皿,非常随意。工业化模式化的生产,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使现代人很少会去关注酒瓶、酒杯的良莠,特别是在乡间坊里、市井生活中,酒具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对着酒瓶直饮而进反而是粗犷豪爽的象征。但是,酒具在中国古代却被赋予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伴随着造酒业的发展,各个时代的酒具都有不同特色。 

  第一个阶段是新石器时期,这个时期酒具以陶器为主,有着原始时代的朴素狂野之风。第二个时期是夏、商、西周,在这个时期,以青铜器为主要酒具,它们并不是日常用品而是作为礼器,连同酒一样出现在祭祀神灵的祭台上。第三个时期是东周和秦、汉时期,这个时候最具特色的酒具是漆器,特别是汉代的漆器古朴典雅尽显大汉强国的风范。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随着制瓷业的发展,陶瓷酒器逐渐壮大。隋、唐的时候,最具时代感的酒具是金银器,光彩照人如同那个繁华时代。最后一个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候,金银器退居次要地位,瓷器占到了主流地位,同时玻璃器、竹木牙角器等材质的酒具也同时在流光溢彩的酒具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个时期的酒具则特别突出了酒可觞咏抒怀的文人雅趣。 

  酒具是酒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数件极具特色酒具的介绍来展现中国古代酒具的两种美:祭祀飨宴上的规范美和闲居燕饮中的情趣美。 

  一、祭祀飨宴中的酒具 

  先秦时期,人们极为重视酒和酒具,因为它们与国家中最为至高无上的头等大事——祭祀仪式紧密相连,在祭祀的礼器中酒具占有很大的比重,酒作为一种神圣的饮品是供奉于祖先、神明享用的,同时也是祭祀人饮后与神祇互通的媒介之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间饮酒之风开始盛行,虽然商人的嗜酒无度,纣王的酒池肉林,令周人认为嗜酒是商亡的重要原因从而在全国推行禁酒令,但酒和酒具在祭祀中的地位却丝毫不敢怠慢。此时的酒具以青铜器为主,如同这个时代特有的风尚,充满了浓重的神秘感和礼仪至上的规范美。下面所介绍的几种酒具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尊”是大型盛酒器,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最初是祭祀时重要的礼器,在宴会和通常待客时也有用到。古语有“决胜于樽(尊)俎之间”,意思是与对手谈判在喝酒吃肉的宴席中取胜。尊后来是酒杯的代称。较为著名的有牺尊、象尊、四羊方尊等。 

  “缶”亦作“缻”,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说文解字》中记载:“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秦人在宴席中,酒兴正酣之时会一边敲打盛酒的酒具,一边放声大唱,所以缶也作一种陶制乐器。 

  “卣”是祭器中专用盛秬鬯的酒具。秬鬯是以黑黍米和郁金草取汁而煮之和酿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卣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形态非常丰富,除圆体、椭圆体、方体等常见的器形外,还有筒形、鸟兽形,如鸱鸮形、虎食人形等。 
  “觥”也是一种盛酒器, 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觥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经典佳作《醉翁亭记》中,有“觥筹交错”一词,觥便是酒具的代称。 

  “爵”专指饮酒的酒杯,前有流,作为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的尾,杯一侧有鋬,口与流之间有柱,下有三足,三足以不同形状区分使用者的身份。青铜爵最早出现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至西周中期逐渐消失。 

  “觯”的形制比尊小,圈足、撇口、扁圆体,一般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觯是地位较高的人使用,《礼记·礼器》中记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角”形状像爵,但无两柱流,两尾对称,有盖,等级地位比觯低,常与爵、觚等组合使用。 

  “斝”形制似爵,比爵大,但无流无尾,两柱突出,三足。斝是用于温酒的小型容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斝的等级要低于爵,《礼记·礼器》中记载: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斝。 

  二、闲居燕饮中的酒具 

  在商周以后,虽然酒在祭祀活动中还是不可替代的,但酒的用途已经从圣坛慢慢走向人间。或亲朋相聚而畅饮,或友人长谈而对饮,或一人月下而独酌。摆脱了繁文缛节束缚的酒具,虽不及先秦时期的名目繁多,但后世的酒具中却凝聚了新的特色,中国古人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与审美投入到酒具中,因而这时的酒具不再是祭坛上冰冷而令人仰慕的礼器,而是日常生活中寄托了古人生活旧俗雅趣的实用品。特别是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伴着对于酒的痴爱,将他们固有的善于审美的创造热情,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研究更精致的酒具中,以陶瓷、金属、玉器、珐琅、竹、木、牙、角、匏器等各种材质为酒具,将古人这种生活中悠然而雅致的情趣美在酒具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羽觞”始于战国时期,一直使用延续至魏晋,以漆、陶、玉质为主。羽觞出现后,古人便将酒杯统称为“觞”,《礼记·投壶》:“请行觞”,是举杯相劝酒的含义,举杯时按照古人礼仪要双手执耳杯饮酒,十分郑重。《兰亭序》中记载的三月初三日文人聚集郊外河边进行“曲水流觞”,流觞用的“觞”就是这种酒杯。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