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价值投资:艺术品收藏新时代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1-11 来源: 《新财经》 作者:紫檀

摘要: 不出坊间预料,国内(不含港澳台)艺术品公司“2013年艺术品秋拍”第一轮的成交结果虽然略有反弹迹象,但整体仍然未能摆脱“春拍”以来的低迷状态。




徐邦达《临王烟客山水图》


  不出坊间预料,国内(不含港澳台)艺术品公司“2013年艺术品秋拍”第一轮的成交结果虽然略有反弹迹象,但整体仍然未能摆脱“春拍”以来的低迷状态。为了打好翻身仗,参与首轮秋拍的二十几家公司事先都进行了“热点”宣传,有的力推“学术收藏”,有的侧重“红色主题”,有的倾心“青春艺术”,有的主打“宫廷秘藏”,有的热衷“奇珍异宝”,有的专拍“海归臻品”。


  虽然其中不乏孙中山的墨宝《无量佛》、张大千的《仿陈老莲觅句图》、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合璧书画、徐邦达的《临王烟客山水图》以及《北宋金粟山写本大藏经》卷等高端拍品,但成交结果着实差强人意——除了不足10件极品拍出超过千万元的高价,其余大部分拍品要么举牌者寥寥,要么低价成交。

  整体而言,“首轮秋拍”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成交率继续下滑。根据“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11月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在东方国际、山东天承、上海朵云轩、陕西文德等艺术品公司率先举行的1271场首轮秋拍中,实际成交额不足100亿元,同比下降约13%。二是举牌买家两极分化严重。实力雄厚的资深藏家和文博机构主要面向价值连城的“高精尖”艺术品;而身处经济困局大环境下的普通藏家则益发冷静,他们不再勒紧腰带到“精品拍场”为高端买家托价,而是频繁光顾规模较小的拍卖会,主攻新晋艺术家作品以及适合自己财力的中低端藏品。三是流拍现象严重。其中不仅包括大量二、三级艺术品,就连国画大师李苦禅的《篆意水墨纸本立轴》精品也难逃流拍命运。根据“雅昌艺术网”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3年首轮秋拍场内成交率仅为40%,实际交割率则更低。

  当我们把视野放大,把这些数据与2010年、2012年进行环比,就会发现这“三个特点”实际都指向一个事实——国内艺术品收藏已经全面进入理性至上的“价值投资新时代”。

  艺术品“价值投资”

  按照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家格雷厄姆的理论基点,“价值投资”有三大要素:投资的正确态度、资金的安全边际以及投资对象的内在价值。如果把“价值投资”理论运用到艺术品收藏上,这三大要素也应该保持不变。但由于投资领域发生了转变,所以其概念也必须随之调整——所谓“艺术品价值投资”,就是在对市场行情进行详尽研究的前提下,将资金投入到具有增长潜力的中低端或冷僻艺术品并长久持有的投资行为。

  既然称为“艺术品价值投资”,就必须遵循格雷厄姆的“价值发现原理”,把投资对象——也就是准备买入的艺术品基本面作为投资核心,既不因行情的短期波动而恐慌,也不以该种类被大众长期忽视而灰心。当然,这里说的“长久持有”并不是“无期持有”,而是指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当一年或几年以后,投资的艺术品价格上升渠道一旦打开,回报率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如果不想将其当作“镇宅之宝”,则尽可以在拍卖市场上及时套现。

  从投资实践角度讲,“艺术品价值投资”这种“偏保守性”的方式,特别适合国内正在蓬勃兴起的中产阶级和普通藏家。作为中国独特的市场经济造就出的新兴社会阶层,中产阶级的比例正在大幅提高,他们既有高雅的审美品位,也有从事收藏的雅兴,更有投资艺术品的能力,唯一欠缺的就是艺术品投资经验,而所有经验的核心只有一个——如何少花冤枉钱!

  价值投资恰恰可以绕过所有的表象,引导投资者直抵那些成长性强、潜力巨大的优质艺术品。与中产阶级不同,普通藏家的投资软肋在于盲目跟风,元青花逐年高涨,便一窝蜂追拍元青花;太平天国钱币创下新高,便不惜血本购藏阔缘“圣宝”,结果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收益,反而在高位骑虎难下。

  以“‘太平天国’背‘圣宝’小花钱”为例,北京某位平民藏家在“保利 2011秋季拍卖会”上以住房抵押来的184万元人民币抢拍成功,但在接下来的“瀚海2012秋拍”和“西泠印社2013春拍”中先后流拍,起拍价降到100万元依然无人问津。所以,与其说艺术品的价值投资是应运而生,不如说是跟风和追涨的惨痛教训致使投资者别无选择。

  理性投资艺术品

  从时间节点上讲,“稳中带攻”的“价值投资”策略在今年年初被艺术品藏家普遍接受,但其兆头早在2010年年末就已初露端倪。从宏观经济上讲,近期国内经济连续处于“非预期性”下滑,导致艺术品市场回暖无力,但这并不是将艺术品收藏逼上“价值投资”道路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经济学家更愿意把它看作艺术品市场泡沫的破裂和藏家的理性觉醒。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文化产业开始与世界并轨。2007年10月,以比利时“艺术品投资大鳄”贵依·尤伦斯男爵在北京成立“当代艺术中心”(UCCA)为标志,先后有220多家国外艺术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其中既有世界最早的拍卖公司英国克里斯蒂,也有规模很小的韩国首尔拍卖行。这些海外艺术品机构拉动中国当代艺术步伐的同时,也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实践者”如艾轩、向京、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罗发辉等人捧成了艺术家。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