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收藏有占不尽的便宜 也有吃不尽的亏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1-13 来源:信息时报
标签:

在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看到杨杰祥副会长,他总是显得很低调,事实上,在中山的收藏界他可谓是鼎鼎有名。他的收藏品可以归纳为“学术性、研究性、系统性、专业性”,既有香山(包括古中山、珠海、澳门以及东莞一部分等地区)历代文人书画系列收藏,明末清初遗民书画研究收藏特别是南明历史文物收藏,也有古陶瓷、岭南古琴的收藏,还有廖冰兄等个案收藏。


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杨杰祥反复重申的收藏态度是“收藏一定要提高到学术的高度”,因为艺术品与任何一种投资项目不同,学养厚度与思想深度决定了你最终的成就。“如果没有‘眼力、心力、学力、财力、胆力’这五种能力,最好不要碰收藏,他说,因为“收藏有占不尽的便宜,也有吃不尽的亏。”


光想捡漏又没学力,只能是“捅漏”


杨杰祥从事艺术品市场经营已经有20多年了,眼看着随着这些年艺术品市场燥热,艺术批评变成“天价拍品出炉”“某某画家正在上升期值得大量购入”这样的主题,而许多新晋力量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首先关注作品的“升值潜力”,他的心里充满隐忧。


“为了赚钱而买一幅画,今年30万买进明年40万卖出,这是投资甚至是投机,光想着‘捡漏’又没有学力支撑,那是‘捅漏’。‘捡漏’是专家的权力。你买一只跌停的股票,100万最后还能剩下个三五万,买一件不对的瓷器或者不对的画,那可就分文不值。以投机的心态去做艺术品收藏,那绝对会失败的。没有学养,搞不好收藏,一个收藏家,你从他藏品的质量完全可以看出他的眼光。”杨杰祥说。


杨杰祥自己的艺术收藏与投资之路,也始于一段“捅漏”与“捡漏”的故事。1990年,从小热爱传统书画的杨杰祥拿着他平生第一个月的工资300元,在街头买了一张画,“回来之后才知道,这张画其实只值5元钱。”


杨杰祥没有因为初涉收藏受到的打击而就此止步,第二个月,他又带着全部工资从中山到江门古玩市场去看书画,这一次,他遇到一个老人,并被邀请到其家中看画。这次,在那些书画作品里,他一眼就认出了一件清朝的顺德状元梁耀枢的书法。


“我中学时候曾有幸聆听著名的书画鉴裱师、叙文斋主伍权老先生的教诲,他装裱过的字画里面就有梁耀枢的,当时我就很喜欢他的字,所以印象很深刻,于是一见之下爱不释手,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只留下3元车费,磨了那位老人好久,终于感动他把那张字卖给了我。”


这不仅是杨杰祥第一次成功的收藏,也是他第一次成功的艺术投资。回到中山之后,连续两个月工资清空的年轻杨杰祥生活成了问题,于是将这张字以900元的价格转手,“我的收藏就这样开始了。”


以有涯逐无涯:专题收藏很重要


身兼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美术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杨杰祥既以自己的研究指导收藏,也以自己的收藏带动研究。这一研究与收藏相结合的治学方法,来自著名收藏家、学者王贵忱。


“我在王老身上学会怎样系统的去收藏,有系列的收藏,做系列的研究。我有一点做学问的方法,老师也是肯定的,我是以实物来做考证依据的。不脱离实物做过多的揣测,这是我觉得做文物考证很重要的一点。老师也提倡,有一份实物说一份话。”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