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景泰蓝:古时宫廷专享 今日收藏佳品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1-14 来源:中国文物网

摘要: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然后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然后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所使用的珐琅釉又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在中国古代,景泰蓝曾经深得元、明、清几朝统治者的喜爱,是一种宫廷专享的皇家艺术品。而现如今,景泰蓝也成为了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屡屡在重要的拍卖会上现身并拍出高价。那么,古时候皇家为何会对景泰蓝钟爱有加,而当下人们在收藏景泰蓝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北京禄展铭盛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当代掐丝珐琅、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大师的直系传承人张颖。 


  景泰蓝在古代颇受皇家青睐 

  12世纪,掐丝珐琅技术由阿拉伯传入中国。到元明清时期,开始被宫廷所垄断,成为皇家的专享之物,及至18世纪一直被历朝统治者所喜爱。据张颖介绍,尤其是清朝的皇帝,虽然清宫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但是他们对景泰蓝却有着特别的青睐。 

  究其原因,张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的皇帝对于繁缛、大气的艺术风格尤为喜爱,而景泰蓝恰恰是最能体现这种艺术风格的艺术品;另一方面是因为景泰蓝以铜为胎,而那时铜在中国属于非常珍贵的材料,需要从外国进口。材质本身的稀缺性再加上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使得景泰蓝也成为了最能够体现皇家富贵之气的艺术品。 

  当代景泰蓝大师作品值得关注 

  近年来,景泰蓝艺术品屡屡在重要拍卖会上现身,并且也曾经多次高价成交。对于这一点,张颖表示,虽然出自古代宫廷的景泰蓝在拍卖会上能够拍出天价,但是由于古代景泰蓝是皇家独享的,因此现在能够流传到民间的其实并不多。而且,景泰蓝古器的鉴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果没有足够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作为保障的话,难免会买到仿品和假货。 

  “购买当代景泰蓝大师的作品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父亲之前就曾经说过‘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在未来就是文物’。”张颖向记者指出,尤其是从景泰蓝大师工作室直接买来的东西,不存在真伪鉴别的问题,相比买古器景泰蓝也更令人放心。 

  “在当代景泰蓝领域,中国只有五位称得上大师级别的人物,除了钟连盛大师以外,其他大师年龄都在70岁以上,但是他们却依旧努力地在第一线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艺术追求。”张颖进一步向记者介绍说,“而且这些当代景泰蓝大师作品在拍卖场上也屡创新高,比如像我父亲张同禄大师的作品,在2007年时就已经拍出过1100万的高价,这也说明了大家对于其作品的认同和重视。” 

  景泰蓝的选购与保养技巧 

  在谈到景泰蓝的选购技巧时,张颖认为,对于那些初入景泰蓝收藏的人来说,首先还是要先丰富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果是购买当代景泰蓝的话,不管是大师作品还是普通作品,一定要注意其掐丝是否完整。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大师本身的艺术风格。通过大师的工作室,或者大师的传承人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而对于选购古器景泰蓝来说,在辨别真伪时,尤其要注意颜色的区分,很多颜色是在解放以后才有的,而造假者不了解这些工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去臆造这些艺术品。还有就是要特别注意从海外回流的艺术品,这些东西也不一定就都是真品。 

  在谈到景泰蓝的保养时,张颖建议收藏者最好每星期拿干净的软布擦拭一下,或是拿掸子掸掸土,“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使其沾水。因为景泰蓝毕竟是铜制的,要是沾水的话,难免会出现色彩黯淡、氧化生锈的情况。“为了防止景泰蓝表面被氧化,过去大家在陈设景泰蓝时,通常会给它做一玻璃罩子作为防护,看起来也很漂亮。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亚克力材质的罩子也能起到同样的功效,而且相比玻璃来说会更轻,取用也更为方便。”张颖介绍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