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0后的玩具收藏经
摘要:
朱宇翔的童年贯穿了上世纪80年代。如今他已年过三十。在那玩具厂的地皮上,眼看着楼塌了,眼看着楼建起。他收藏了上海最后一批库存铁皮汽车、一万多个小兵人、小时候的动物园门票,还有杂七杂八的80后记忆。
小兵人之“神”还有一处:既能独乐,也能众乐。朱宇翔有一个好朋友,住在弄堂对面,每逢周日来朱宇翔家里玩耍。于是,朱宇翔家中的小兵人被划归成两方。他们划分疆域,排兵布阵。两个小孩子,摇身一变成了将帅,调兵遣将,忘乎所以。
两方怎样“作战”呢?一把尺子量,小兵人一次前进5厘米,整个下午,两人调遣各自的将帅,不停“前进、前进、前进进”。打仗会上瘾,一下午哪里够?那么,吃了晚饭,继续战斗。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随后,两人读书、考试,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不知道是哪一天,这位好友突然从生活中消失了。朱宇翔读高中了,母亲对他说:“你长大了,小兵人该送走了。”
“好吧。送就送吧。”
小兵人给了楼下的邻居小朋友,那位一同“打仗”的好友淡出了他的生活。朱宇翔却割舍不下他的小兵人。两年后,他敲开楼下的邻居的门:“能把小兵人还给我吗?”
变形金刚
30多岁的朱宇翔收藏玩具近10年,他本想开一个博物馆,后来想想,这个想法太空太大。“能够让上海80后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就足够了。”
朱宇翔家中,囤积的玩具成百上千。这几年,他因玩具收藏而小有名气,黑猫警长们、“母鸡”们、火柴盒汽车……全都被邀请去各处展览。每到一处,被80后们簇拥,人群间,不时爆发出喜出望外的惊叹声。
“啊呀,我小时候都玩过!”“我小时候也玩过!”——两个陌生人,遂谈笑风生。
80后特有的小时候——铁皮铅笔盒“落伍”了,塑料泡沫铅笔盒,盒盖上和盒身嵌着一片小磁铁。盒子里被划分出小方格,“嗒”的一声轻轻扣合。双层铅笔盒,花色卷笔刀一茬接一茬地冒了出来;橡皮也是各种各样:一条鱼,或是一朵向日葵。尺子的一头有浪线,铅笔尖滚过,一条畅快的拨纹。香烟牌子:用手工剪刀,沿着边框,一张张剪下,一张张叠起;尺子中空小槽,衔着一只小猫,尺子颠来倒去,小猫蹿上溜下……
女孩子喜欢“角色扮演”。一个玩具娃娃,配上花色衣服、零星配饰,一会儿当妈妈,一会儿当姐姐,一会儿变“医生、护士”
“哈哈哈……”
一群人笑得酣畅淋漓,眼泪直淌。30多岁的朱宇翔看到了自己的成就。收藏玩具近10年,他本想开一个博物馆,后来想想,这个想法太空太大,不如沉下心来,“能够让上海80后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就足够了。”
小时候的日子让人心驰神往,随手一笔,就是洋洋洒洒一段故事——每周只有一天休息,他最喜欢逛大商场。市百一店有上海滩最大、品种最多的玩具柜台,每个周末,人山人海。可惜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不指望爸爸买玩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变形金刚风靡上海滩,站在柜台前,看着那些天价的变形金刚。看了一遍又一遍。“口水和思绪一样流淌”。离开时,人黏在柜台前,依依不舍,最后被父母强行拎走。从小学到高中,市百一店从老楼到新楼、玩具柜台从4楼到6楼,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朝圣”一次。
小学三年级,他开始接触拼装模型,父亲从地摊上买了《宇宙大帝》和环球《鲨鱼号战斗机》,朱宇翔将塑料零件一个个剪下来,然后,按照说明书的图示,用胶水把一个又一个零件粘起来。
收藏玩具之后,他还想“朝圣”玩具工厂。可惜,时光不饶人。等到他寻到时,昔日的玩具厂大多人去楼空。1998年,康元玩具厂仓库中的最后一批玩具被处理掉了。众人熟知的“康元”告别了历史舞台。
他找到过一位老阿姨,当年生产过“黑猫警长”。这位阿姨告诉他,当时自己每天都要拼装好多个黑猫警长,销量极大。而现在,当年制造黑猫警长的工厂已经化为乌有。
当时的十多家玩具厂,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因此,它们虽然不是一个单位,但以顺延的数字统一命名。玩具十二厂生产塑料玩具,比如“雪花片”、“塑料插版”和“打分游戏机”。玩具十七厂生产“建造模型”,比如小时候的“乐高”玩具。曙光玩具厂生产“玩具冲锋枪”。而这些玩具厂,现在基本都杳无踪迹了。
尾声
“感谢我小时候的玩具设计师,他们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一个玩具制造出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高兴的,而不是为了‘开发智力’、‘赢在起点’。”
“不知道长大后要做什么”的朱宇翔,之后考上了中专。正值市场经济浪潮袭来,一时卡在一道缝隙当中:他的前一届,可以分配工作。他的后一届,可以直接报考大学,而他不尴不尬,左右为难,只得两眼一闭,艰难向前。中专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报名了自学考试,8年时间,上完了大专和本科。
一转眼晃悠,朱宇翔30多岁了。生活艰难,玩具、妻儿是生活的安慰。儿子已经3岁多,家里玩具遍地,触手可及,用不着ipad,也用不着任何现代的电子设施。商店里的玩具遍地都是乐高积木或是拼装跑车。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开发智力”、“赢在起点”的玩具盒,朱宇翔忽然觉得,自己比儿子幸福。
“感谢我小时候的玩具设计师,他们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一个玩具制造出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高兴的,而不是为了‘开发智力’、‘赢在起点’。”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社会在缓缓向前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忽然一下踩了油门,拼命向前加速发展。”朱宇翔说,80后的童年,仿佛一下子经历了前一代的几十年,变化太快,所以,现在的80后最爱“怀旧”。
听说一同玩小兵人的小伙伴后来去了汽车公司上班,娶妻生子,生活忙碌得脚不沾地,随时代潮流疾驰。他是否还会回忆起,和小兵人一同长大的快乐时光?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