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最应该做的不是挑选艺术家,谁有名就关注谁,什么价格高就买什么,而应该更专注于作品,让作品来说话。
本期艺人:明清官窑、石湾陶瓷、书画藏家冯玮瑜
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收藏是条“不归路”——得陇望蜀、哪有尽头。错过多了,遗憾多了,失落多了,也慢慢懂得放下,有幸遇见已是一种福分。碰巧遇上时,价格、意愿、资金都具备了,才能玉成美事。所以玩收藏是一种机缘巧合,而不是单纯的低买高卖、做生意。
回想一下,我的收藏生涯是从十几年前开始的。当时只要自己口袋里有余钱,见到合眼缘的东西,无论品类、作者、流派,我不由分说就收了往家抱。不过因为本是岭南人,对岭南书画、石湾公仔情有独钟,多年来倒也有了相当的积累。石湾陶瓷源于雅集文化,有很鲜活的生活气息,比如潘超安就是一个喜欢观察生活的艺人,他手下诞生的作品都富有生活的趣味。
我一直都希望石湾陶瓷能有所创新,所以逐渐与作者接触,并且参与到他们的创作中。我们往往会就一个题材进行探讨,创作一些“定制瓷”。比如康有为、梁启超、秋瑾这样鼎鼎大名的广东历史人物,我们会考虑以怎样的形式去展示其最光辉、最具人性的部分。在出版第一套藏品集的时候,我们更花了心思,为作品配上了相关的故事。
除了石湾公仔外,我还收藏岭南书画、明清官窑。对于官窑我尤其注重流传有序,所以一般会到苏富比、佳士得去竞拍。尽管有一些收藏心得,但是依然记住自己并不是专家,要多向真正的专家请教,并请他们把关。
很多人都跟我说,与其他品类比,石湾公仔的价格比较低,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其实多年来,我并没有卖过任何一件藏品,因为我们并不以此为生。
如果单论回报率,石湾公仔等广东本土的艺术品或许不是最佳选择,升值空间最大的还是书画等,但先人们留下来的传统技艺,总是需要后人去传承、发扬,不懈地推广。我认为,收藏者可以跟艺术家多沟通,但也不要过多地参与具体的策划和创作中。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真正好的艺术品是属于大众的。
收藏家最应该做的不是挑选艺术家,谁有名就关注谁,什么价格高就买什么,而应该更专注于作品,让作品来说话。即使是在自己的藏品展中,也不要抢风头,一定要让观众成为主角,能够集中精力去欣赏作品本身,最好忘掉作者、收藏者姓甚名谁。我自己去看展览时,也从未带着购买、投资的心而去,更多的是在烦躁的时候找到一方净土、体会一种沉静的悠长的美。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