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春季保利中国艺术周”包括近20场艺术论坛和讲座、数个艺术家特展和收藏展、团队预约观展讲解服务等等。著名收藏家刘益谦以“我们为什么要收藏”为主题,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收藏历程、购买鸡缸杯、功甫帖的缘由。
原标题:刘益谦:我们为什么要收藏
2014年5月31日,北京保利2014春拍预展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此次预展期间,保利推出了“2014春季保利中国艺术周”,为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艺术周系列活动包括近20场艺术论坛和讲座、数个艺术家特展和收藏展、团队预约观展讲解服务等等。而今天下午最引人关注的一场讲座就是著名收藏家刘益谦的“我们为什么要收藏”,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刘益谦不仅是资本市场上著名的“法人股大王”,更是中国收藏界最知名的藏家之一,被视为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重要推手。他创立的龙美术馆收藏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珍品,在投资人和收藏家两个不同的领域,刘益谦是如何同时做到游刃有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要收藏?
刘益谦从他多年来的收藏的心得以及对艺术品的看法开始谈起。他说,从古至今,人类对艺术品的收藏差不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对于为什么要收藏?他认为有两点:一是艺术品本身承载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政治等生活轨迹,收藏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二是艺术品本身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而艺术品的价值首先是由市场发现的,艺术品能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所以有很多人在前仆后继的收藏,这是最基本的东西。而在艺术品的收藏过程中也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通过20多年的收藏历程,刘益谦认为个人的知识面变得更广阔,对中国艺术史变得更了解,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为什么要买鸡缸杯?
刘益谦今年引人关注的手笔是4月8日在苏富比香港春拍上以2.8亿港币竞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对于能买到鸡缸杯,他表示很荣幸很开心,自称是缘分和福分,“上一次这个鸡缸杯拍卖是15年前,也就是1999年,它在拍场就创造了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再过15年,我都66岁了,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激情的参与了。”据记者了解,龙美术馆的瓷器藏品中,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都有相应的系列配置,独缺明代成化的瓷器,拍得上这件“斗彩鸡缸杯”,其收藏链条就更加完整。这表明,刘益谦不是什么贵就买什么,而是按照历史传承脉络和艺术、工艺、风格品类进行收藏,从而也进一步说明他是以收藏而不是以投资为目的来购买文物艺术品。
《功甫帖》虽难辨但流传有序
另一件引发关注的苏东坡《功甫帖》,是刘益谦去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9万美元买来的,其后该作被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公开指为“清代双钩廓填伪本”。在本次讲座上又被提及关于《功甫帖》的真假纠纷,刘益谦表示,希望所有人看过原作之后再来写文章评述,不管结论是真还是假。如果不看原作就发表意见是不负责任的。同时他也表示,关于《功甫帖》,到今天自己都不敢说百分之百是真的,只能说流传有序,有证可考并且无限接近苏东坡的风格。对于其他的古代书画也是这样的,没有人能证明是百分之百真的,因为没有任何人亲眼看到。
“土豪”藏家的收藏路
在刘益谦收藏路上,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翰海拍卖公司的创办人,也是中国拍卖圈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秦公先生。刘益谦说:“中国艺术品市场能有今天是离不开秦公先生的,他是中国拍卖圈无法抹去的一个人物,是秦先生让我知道了应该收藏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艺术品是值得我们去追逐的。”
“总有人说我是土豪 ,就知道买封面(指拍卖公司印在图录封面上的重点拍品),但是他们却不去想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拍卖公司要将这些作品做封面?这是值得去思考的,我认为既然做封面就说明这件作品是精品,是多数人认可的。我跟一些专业研究的学者行家相比,我确实不懂收藏。但是跟一般人比,我更懂一点。” 对于人们说他是土豪、封面党,刘益谦是这样解释的。而对于“土豪”这个词,他认为不是贬义,反而给他很亲切的感觉,他说:“我就是土豪,人要活得真实一点。”
一个人的人生像马拉松赛跑,在不同的阶段过程中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刘益谦表示,自己收藏艺术品今天为止,还是不知道艺术品的价格是往上还是往下。他说:“我们只能总结昨天,面对今天,展望今天,人生也是这样。”
刘益谦表示自己收藏的切入点是近现代,后来开始竞买古代书画。很多人表示他收藏的比较杂,刘益谦则说:“我认为人类对于美的东西都是有一种占有欲的。艺术品不管是什么门类的东西,只要是好的,美的,都会存在吸引力。”
刘益谦还提到,自己从最初介入书画收藏,慢慢的也开始更多去了解当代艺术,他说:“我认为当代作品中有一种碰撞,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这种碰撞的成功与否是后人是评说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是中国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个人在关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会接受当代世界艺术的方向,两者都会兼顾。”
对于收藏渠道的问题,刘益谦表示,这么多年来自己99%的作品都是从拍场购得,虽然自己有两件重要的作品是通过私人购买的方式获得,但是更喜欢拍卖这种方式,因为拍卖这种方式比较新鲜,一是能给自己带来竞争的快感,二是上了拍卖会的作品是经过市场认可的。刘益谦表示,在收藏竞买每一件作品的时候,自己都会听从别人的意见,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对这件作品的认识程度也会更深一点,但不等同于专家就是100%正确的。“我从来没有迷信过一个人,而是会听百家之言,通过一些人的意见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他说。
在谈到当下艺术品市场状态时,他表示,现在市场上的精品越来越少,市场资金链比较紧张,精品的价格已经接近了11年的顶峰价格,而普通作品的价格和11年的顶峰价格还是有差距的。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购买艺术品的藏家也变得更加理性。他说:“爱好艺术也好、收藏艺术也好、投资艺术也好、投机艺术也好,在任何情况下,精品都是大家追逐的焦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