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佛教造像的魅力已经开始吸引无数国人的视线,其不但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人们忙碌之余的精神寄托。对于国内收藏界而言,元代以后的佛像仍然是收藏的重点。
艺术银行VS一西平措
艺术银行=ART BANK 一西平措=一西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佛教艺术部主管
ART BANK:受国内藏家欢迎的拍品都有哪些?
一西:在北方市场,明清佛像比较受欢迎,藏家对这类佛像见得最多,最熟悉;南方市场对明代之前的佛像比较喜爱。市场上主要还是宫廷造像尤其是清代宫廷造像居多,因为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如在第一轮成长期就可以看到明代永乐佛像价格较高。在去年底,兴起了一波以西藏等地为中心的造像艺术的高潮,以丹萨替寺庙遗留的佛像为主。现在,早期造像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市场也逐步稳定上升。
ART BANK: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有哪些区别?
一西: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具有很高价值的佛教艺术品最终还是被外国人请走的多。在欧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对喜马拉雅宗教艺术品的拍卖。大约3年前,香港苏富比拍过一尊底价为6000万港元的度母,虽然流拍,但是在拍场外还是被外国人请走了。2011年,美国佳士得上拍的一尊真武大帝和一尊大理的阿嵯耶观音也拍出了高价。
ART BANK:佛像的材质、年代对收藏有哪些影响?
一西:对于收藏者而言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形式的精美,如线条、形状等是收藏的第一个要素;第二,关注的是佛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第三,关注不同材质的特殊性,材料的美感有时体现在翡翠、玉石、纯金银、木雕等材质上;第四,关注佛像的工艺,有很多少见的工艺制作如错金银、镶嵌宝石等。目前国内追捧的仍然是金铜造像,因为铜质的、鎏金的看起来比较华丽且易于保存。去年底在法国拍出约合7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木雕造像,可见国外在这方面的行动力是超前的,国内对于木雕以及老的作品的关注度要比国外差一些,在一些重要品类上还未能达到国外的价位。
ART BANK:2013年秋拍纽约佳士得推出“东南亚及中国西藏造像”专场,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一西:纽约苏富比从1967年就开始有东南亚的造像专场,纽约佳士得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此后这种专场一直在纽约延续,常被称为“印度、喜马拉雅和东南亚艺术专场”。直到今年,纽约苏富比才中断了这一专场,将佛教艺术品做成展销活动,其中有中国、喜马拉雅艺术的佛像和唐卡等,但是效果一般。
ART BANK:您对今年秋拍市场有何预测?
一西:今年秋拍市场一定会很好,11月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是国内最好的展览之一,能使大家对佛像有一个新的认识,推动市场走向新的高点。
2013年佛像拍卖高价成交拍品(截至10月31日)
序号 拍品名称 成交价
单位:元(RMB) 拍卖公司 成交时间
1 明永乐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186,551,160 香港苏富比 2013-10-08
2 唐 夹纻干漆佛头像 31,907,160 香港苏富比 2013-10-08
3 宋代(960-1279) 苏频陀尊者 19,780,000 北京翰海 2013-06-02
4 明 御制铜鎏金广目天王立像 18,400,000 北京保利 2013-06-05
5 明永乐 鎏金地藏王菩萨 12,650,000 中国嘉德 2013-05-13
6 宋12/13世纪 木雕加彩观音菩萨半身像 10,919,760 香港苏富比 2013-10-08
7 清康熙 释迦牟尼像 9,890,000 北京保利 2013-06-05
8 明宣德(1426-1435年)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9,200,000 北京匡时 2013-06-04
9 清乾隆 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坐像 6,768,880 香港苏富比 2013-04-08
10 14世纪 罗汉 6,152,500 北京翰海 2013-06-02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