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从系列收藏孔家三代书画看孔小瑜画作背后的故事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16 来源:东南商报 作者:黄银凤

摘要: 在中国绘画史上,一门数代画家且代代名流,实属凤毛麟角。而宁波藏家系列收藏孔家三代书画,亦在收藏圈传为美谈。本文从宁波藏友收藏宁波籍海派名家作品的视角,讲述甬籍艺术家海上丹青传奇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


  现象 三拨“孔粉”追捧孔小瑜画作

  唐曙宁对孔小瑜进行了考证后得知:孔小瑜(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今属江北)。孔小瑜出身文化世家,祖籍山东曲阜,是孔子的第72代孙。他的书画作品也常常钤印“孔子七十二世孙”。

  唐曙宁收藏的孔小瑜博古图绘于1944年(甲申)。其时,正逢孔小瑜创作高峰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孔小瑜就已跻身“海上画派”,以博古画闻名于世。当时有“张虎熊狮沈凤凰孔博古”之称。“张虎熊狮沈凤凰”,即指善于画虎的张善孖、画狮的熊松泉、画凤凰的沈一斋;“孔博古”则指孔小瑜在博古画创作上的非凡表现力,人称任伯年后海派第一人,为“海上画派”代表之一。

  孔小瑜的博古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用金石器物拓片,而是创作古器钟鼎图,将瓶罐鼎彝与折枝花卉直接用水墨勾勒而成,浑然一体,将文人儒雅情趣与民间美好愿望,推向更为自然清新的优美境界。

  值得称道的是,孔小瑜既弘扬了传统水墨画的渲染效果,又吸收了西洋明暗画法的新技巧,使所画青铜鼎彝、秦砖汉瓦、竹木博古架,更富有立体感。

  唐曙宁分析,因为兼工带写,不拘常格,满纸洋溢古雅、吉祥之意,致使孔小瑜的画雅俗共赏。其画作特点有二:一是传统功底好,文人气浓,气韵生动;二是符合现代审美观念,擅用红绿等明快色系,色彩丰富明媚,因此大受欢迎。目前追捧孔小瑜画作的“孔粉”有三拨人,一是孔子故里山东人,二是孔小瑜晚年任职安徽画院副院长后所影响的一批安徽人,三是崇尚海派书画的江浙人。

  追踪 8万元买入孔子瑜1919年画作

  唐曙宁在考证孔小瑜画作的过程中还发现,曲阜孔氏,博通诸艺,英才辈出。而擅长丹青,可追溯至孔小瑜的祖父—孔子七十代孙慈溪孔杏荪一脉为著。

  杏荪先生善写江海芦雁;其子孔子瑜则好绘兰草。后来,子瑜先生移居上海,与吴昌硕、王震等入沪浙籍画家相往还,并受众名家影响,亦雅好博古画。

  “收藏的乐趣就在于"好玩"。若把孔家博古画形成系列收藏,岂不快哉?”为此,唐曙宁开始四处寻访慈溪孔氏博古画作。

  今年5月8日,苏州市吴门拍卖有限公司举办中国书画海外回流专场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中,唐曙宁看到一幅孔子瑜作于1919年的立轴设色纸本《幽斋清供图》。画作尺寸111cm×53cm,由沪上藏家提供,无底价拍卖。款识:“幽斋清供。曾见新罗山人本意,时在己未荷月中浣。曲阜子瑜孔宣摹于沪上。”唐曙宁随即花8万元将此画拍回。

  佳话 孔家三代书画作品在甬大团圆

  唐曙宁先后收藏孔子瑜、孔小瑜父子博古画佳作的消息在江浙收藏圈不胫而走。孔小瑜次子、东方博雅社执行社长、联合国国际美育学会理事孔仲起听闻此事后,通过书画界朋友牵线,提出要看看宁波藏家收藏的其祖父、父亲的这两幅画。

  唐曙宁委托杭州一家拍卖公司将两幅画带给孔仲起。看到祖父的画后,孔仲起说了声“好”,再看到父亲的画后,赞叹“很好”。

  孔仲起看完画后非常高兴,意欲画一幅国画,与祖父、父亲的博古画相呼应。无奈80多岁高龄作画已较吃力,孔仲起便欣然提笔写了一副书法对联赠予唐曙宁。对联正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语出《论语》: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在中国绘画史上,一门数代画家且代代名流,实属凤毛麟角。慈溪孔氏,可谓翰墨风流,后继有人。而宁波藏家系列收藏孔家三代书画,亦在收藏圈传为美谈。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