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扇面收藏讲究“真““精”“新”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28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方翔

摘要: 扇面收藏讲究的是“真"“精”和“新”。“真”即名家真迹;“精”是名家于艺术成熟期或艺术巅峰期创作的;而“新”是由于古代成扇通常使用过,其在开开合合中难免会有磨损甚至开裂而难以重裱复原的现象。


  原标题:好扇不妨一求


 赵之谦在1866年赠送给梅圃的山水·篆书成扇

赵之谦在1866年赠送给梅圃的山水·篆书成扇


  在今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中,赵之谦在1866年赠送给梅圃的山水·篆书成扇(如图),估价60万至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45万元。张大千曾经说过,“在文人社会中,扇子并非是用来扇凉的,如果为了扇凉,何必要请名家来写、来画?扇子最重要的作用,是代表持扇人的身份。你手持一把扇子,字是谁写的,画是谁画的,扇骨是谁刻的,别人从扇子上就能看出你的身份、地位,比现在用名片有效多了。”

  早在明代永乐年间,折扇就开始在民间流传,而自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折扇形款已趋完善,为制扇、画扇和藏扇的鼎盛时期。文人墨客纷纷在绢裱纸糊的盈尺之间点染勾画,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所不涉,真、草、隶、篆无所不写。一时间,人皆一扇在手,出入怀袖,士宦雅士和文人墨客借此优游酬酢,以其作为交往的常见谊礼,而商贾阔佬和少爷公子则以此标榜儒雅风流。近现代,京、津、沪等地更盛“斗扇”之风,有闲且风雅之士于早、中、晚各执不同的折扇,以其上书画之高雅、质料之优良来比试炫耀,风靡一时。

  由于扇面书画通常是文人雅士抒情遣兴的小品,或被遗赠戚旧,或被付诸市井,其往往写于优游酬酢之中,成于率尔不拘之时,因此创作时减少了作者借以猎名争誉的心理压力,作品面貌反而时出新意,愈显人文亲和力。此外,画扇巧妙结合了卷轴挂画与手中玩扇两者的长处,使画扇在掌间方寸揣摩把玩的同时,更加益于集中观者精力和吸引其目光,使他得以细心品味扇画所传达出来的作者内心世界的清新格调、风雅意趣与闲情雅致。

  因为折扇扇面尺幅小,上宽下窄呈半圆状,扇面展开时表面凸凹不平,加上有的材料如色纸、金笺、发笺等对落墨、设色要求更高,欲在其上挥毫者于行笔之前必须长时间揣摩构思,精心布局,下笔落墨时要求明快简洁,流畅多变,故一般书画家视若畏途,不敢随意染指。

  民国以来的藏扇名家不计其数,像民国时期天津金融家王季杨,其收藏成扇就非常著名,像一件溥儒、章梫的《松山楼阁·行书五言诗》成扇,在前两年拍卖的成交价就达到了66.7万元。特别是扇骨为棕竹和尚头嵌象牙眼钱,无疑显示出了其收藏品位之高。

  扇面收藏讲究的是“真"“精”和“新”。“真”即名家真迹;“精”是名家于艺术成熟期或艺术巅峰期创作的,为他所擅长表现并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而“新”是由于古代成扇通常使用过,其在开开合合中难免会有磨损甚至开裂而难以重裱复原的现象,所以品相完好的扇面特别是成扇尤为珍贵。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