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刘益谦:收藏是一种花钱态度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30 来源:《财富管理》 作者:夏青勇 陈浩初

摘要: 法人股大王、草根富豪、资本猎豹、收藏大鳄…… 刘益谦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环。他建立了龙美术馆,创造了“一城两馆”的艺术生态。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估值体系,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进“亿元时...


  原标题:资本猎豹与艺术收藏家:刘益谦

  艺术品收藏家很多,为艺术品修建展馆的却很少。刘益谦就是这少数中的一员,建立了龙美术馆,创造了“一城两馆”的艺术生态。

  法人股大王、草根富豪、资本猎豹、收藏大鳄…… 刘益谦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环。

  1963年生于上海,2008年中国十大新闻人物,2013新财富中国富豪榜又以170亿排名第三十名,被称为“法人股大王”、“草根富豪”和“资本猎豹”;在艺术收藏领域,刘益谦被美国权威艺术杂志《ARTNEWS》评为“全球顶级收藏家”,又被称为“收藏大鳄”,他也是龙美术馆的创始人。

  2014年3月,龙美术馆(西岸馆)建成开馆,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一城两馆”的艺术生态。此前在2012年底“龙美术馆”浦东馆斥资2.3亿完成改建,并在当年底以“古往今来”为主题,举办了龙美术馆(浦东馆)的开馆展。

  他的妻子,也是龙美术馆的馆长王薇表示:“艺术品带给我的有很多,我不能辜负它们。我会把美术馆当成我未来的事业,当成我的又一个孩子,去精心呵护它,和它一起成长。”

  刘益谦说:“也许今天我建美术馆的行为会早了一点,但是我可以在这里预见未来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富人群体对艺术的喜好,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比例,这是我对艺术品、富豪财富发展趋势的判断。”

  跨越一个时代的奋斗史

  刘益谦初中毕业后开始创业,他最初创立了一个生产皮包的家庭作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做了两年出租车司机。此后,他开过百货商店。90年代初,刘益谦在刚刚成立的证券市场中发现了机会,在资本市场取得的第一次成功来自于100股“豫园商城(7.70, 0.05, 0.65%)”股票。1990年,他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豫园商城”;1991年,他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这100股股票,净赚了近100万元。2010年,他在艺术品市场的投入接近10亿元,最大手笔就是以3.08亿元拍下王羲之《平安帖》 。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估值体系,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进“亿元时代”。

  刘益谦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精明,也有着吃苦耐劳的务实与强烈的财富积累意识。自“豫园商城”股票赚取第一桶金后,1992年元月,“股票认购证”这一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事物亮相上海滩,他成了上海滩第一批认购证的专业炒家,又一次演绎了当年最激动人心的造富故事。据他的回忆:成本30元一张的股票认购证平均以6000元的价格卖出,大概翻了200倍。1993年,在继续炒作认购证的同时,他开始涉足股票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1994年底,已经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刘益谦开始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资本市场上的摸爬滚打使他很快发现新奶酪,而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做个人投资者,因为他发现更有吸引力的“资本金矿”是那些尚未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直至近年来,这个资本猎豹开始涉足艺术品收藏。2011年刘益谦预见股市大势已去,他的几十亿资金“一分不剩”地撤离股市。此时,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房地产、股票和艺术品” 三大行业剩下的就只有“房地产”和“艺术品”。

  除艺术品投资保值和增值的考量外,刘益谦以及他的夫人王薇都极其喜爱艺术,近年来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的珍品都被他囊入私人收藏,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平安帖》、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吴彬《十八应真图卷》、齐白石《可惜无声册》、乾隆御制“水波云龙”宝座、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等国宝级作品,数量与质量足以与很多省级国家博物馆媲美。清宫廷皇家收藏著录《石渠宝笈》中记载的珍品,刘益谦有三十多幅。当代艺术达数百件之多,刘益谦几乎收齐了所有活跃于当前艺术界重要艺术家的油画、雕塑、版画、装置等各种门类的代表作,如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孙兹溪《天安门前》、陈逸飞《踱步》等这样家喻户晓的名作。2011年春拍中,以4.255亿元成交(落槌价3.7亿元,另加15%佣金)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篆书四言联为“人生长寿,天下太平”)轰动一时,此幅作品是齐白石为蒋介石六十大寿以及抗战胜利所作,是齐白石绘画及书法作品中尺寸最大的巨幅作品。这幅作品卖家(送拍人)是刘益谦,他在6年时间里净赚3.5亿元。

  刘益谦、王薇夫妇从事艺术品收藏近二十年,陆续将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收入囊中,并形成中国传统艺术、“红色经典”艺术和现当代艺术三条主要收藏脉络。在过去几年间,夫妇二人斥资20多亿元买进中国艺术品。2012年6月,美国权威艺术杂志《ARTNEWS》公布全球200位顶级收藏家榜单,刘益谦、王薇夫妇入选,这是中国藏家首次入选该榜单。不仅如此,刘益谦、王薇夫妇还在上海建立了两座美术馆,以向公众展示其丰富的私人艺术收藏。

  收藏是一种花钱态度

  回想起二十多年以来的收藏历程,刘益谦夫妇感慨万千,随着收藏档次和品味不断提高,收藏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王薇提到,自己什么都不喜欢,就是喜欢艺术,钱都花在这上面。“别人不理解,说我不懂得享受,而我就是把这个过程当做享受。”

  1993年至2003年是传统书画收藏的黄金时期,刘益谦把握精准大量购入,2005以后这些艺术品价格大幅上涨。十年前,五百万可以购得上乘古代作品,这近几年动辄就几千万甚至过亿。比如,之前王石[微博]谷的手卷价格是730万,现在价格已达一个亿出头。

  王薇粗略估算了“红色经典”的购买价格,前几年陆续花费两个多亿购入该系列作品一百多幅,加上几件重要作品一次性花费两个亿——前后超过四个亿。

  “如果心理素质不够坚强,谁下得了手?这些年收藏艺术品花去多少钱,实在无法计算。我的办法是,买作品用掉的钱就尽量淡忘,这样才不会对继续收藏产生干扰,如果一直考虑过去,根本无法继续前进。”王薇淡淡地说道。

  但是收藏并非有钱就能做好,如刘益谦所说,“收藏是一种花钱的态度”。其收藏了一幅苏东坡的作品,共九个字,价值5000万。这里收藏的其实就是一个精神标本,一千年只出现一个让人钦佩、着迷的苏东坡,收藏其作品,就是收藏了一个精神遗留。

  “当藏品达到一定规模后,我就有想法建一个美术馆来陈列和展示这些东西,通过我的努力,把我们文化中有意义的东西同大家分享。”中国文化断层的情况,是众多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热切关心的问题。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了解太少,以至于缺失自信。建美术馆可以展示自己的文明,弘扬自己的文化,让国人从中找回民族的希望和信心。

  刘益谦在1993年去朵云拍卖会竞买艺术品,这个时间节点和行为,就是中国社会文化和当代文明进程的产物。“我原本只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在收藏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完善,是这些藏品感化培养了我,让我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做文化事业的人。”

  建美术馆首先不能带有“利”字,通过美术馆、或者是美术学术盈利,可能还要等待上百年的时间。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