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津城文玩市场兴起手串收藏热,“二九”第二天,藏家就频频出手,店铺激增菜市场也卖文玩,“80 90”渐成主力。但文物市场火热后却“走味儿”,买家攀比、跟风现象严重。
原标题:津城收藏市场文玩热调查:菜市场也卖文玩
津城文玩市场收藏热大调查:“80 90”渐成主力
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不乏看到颈挂珠串儿、手持把件的男女老少,出售此类物件的商铺亦屡见不鲜,甚至菜市场里都卖起了珠串,刚刚挥别的2014年年底,各地网友录制“晒珠串”视频传至网络更是掀起一阵风……不论五光十色的翡翠、玛瑙,还是形态各异的菩提子、红木手串,“圈儿”里人有个雅致的总称——“文玩”,即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
2015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是个周四,正逢沈阳道旧物市场约定俗成的“大集”。市场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这天已是“二九”第二天,有道是“一九二九不出手”,这里的收藏爱好者们却是频频“出手”,在琳琅满目的地摊里“寻宝”。
在收藏大军中,文玩原本只占一隅,而到如今是遍地开花。它何以异军突起吸引众多拥趸为之疯狂?火爆的同时是否也在健康有序发展?今后它又将走向何方?
津城文玩市场有嘛新特点?
曾经小众如今受宠
长期以来,艺术品收藏中占据主流的是书画、瓷器等“大件”,以珠串为代表的文玩杂项多属“偏门”项目。一位年近七旬的收藏界老先生对记者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珠串只是在一些宗教场所会有出售。市场上卖珠宝的店中,很少看到有手串、念珠之类的商品。”
记者采访了数位中老年收藏爱好者,他们纷纷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热捧的蜜蜡、绿松石、菩提子等,以前是鲜有人问津。近日某文玩论坛发布了“十大受青睐文玩物件盘点”,记者发现,“老人儿”不怎么玩儿的星月菩提、金刚菩提等都榜上有名。
店铺激增菜市场里卖文玩
记者采访发现,本市的古玩市场从历史悠久的沈阳道,逐步扩散至鼓楼、古文化街、杨柳青等地,商铺如雨后春笋,商品琳琅满目。而且,很多花鸟鱼虫市场,也将文玩纳入了市场商铺“标配”之列。无论是“老牌儿”的宝鸡道,还是曹庄子、梨园头、登发花鸟鱼虫市场,文玩店铺屡见不鲜。
还有人把文玩店开到了老百姓最离不开的菜市场。在河西区小海地一个退路进厅菜市场,有一商户的玻璃展示柜里摆着手串、核桃、葫芦,在柴米油盐的氛围之中格外显眼。而在元旦假期,滨江道上一些大型百货商场也设置了临时花车,出售花花绿绿、各类材质的珠串。
范围扩大品种五花八门
“星月菩提、金刚菩提、南红玛瑙、绿松石、蜜蜡、珊瑚、小叶紫檀、橄榄核、椰壳……”说起如今文玩市场上的热门物件,资深文玩爱好者于先生滔滔不绝,“其实最早文玩就是文房用具。发展到现在,‘文玩’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大,东西也越来越杂。”
记者多次前往鼓楼、沈阳道市集采访发现,颇具人气的文玩手串材质五花八门,除了玉石、木质、菩提子,还有鱼骨、牛骨、蟠桃核、枣核。据商家介绍,单是菩提子就有十余种:金刚菩提子、星月菩提子、天意菩提子、缅茄菩提子、金龟菩提子、莲花菩提子、凤眼菩提子、龙眼菩提子、金线菩提子、太阳菩提子……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