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2014中国葡萄酒市场暖光乍现 呈现积极信号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1-22 来源:华夏酒报

摘要: 寒冬,是对2014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状态使用最多、最准确的形容词。这种状态自2012年增速放缓开始,到2013年出现深度下跌,到2014年上半年进入“深冬”。在“深冬”之下,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都未能独善其身。


      原标题:2014:中国葡萄酒行业暖光乍现


2014:中国葡萄酒行业暖光乍现


  寒冬,是对2014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状态使用最多、最准确的形容词。这种状态自2012年增速放缓开始,到2013年出现深度下跌,到2014年上半年进入“深冬”。在“深冬”之下,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都未能独善其身。

  这种“寒冬”期,在进入2014年8月后,出现了惊人的逆转。8月份后,行业回暖势态非常明显,葡萄酒单月生产总量不断上升,收入与利润总额开始止跌回升,由负转正,显现出行业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

  在中国葡萄酒市场充满变局的2014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到底呈现何种变局?这种变化是否预示了行业的走势,隐藏了尚未细梳的脉络?

  前7个月是“寒冬”

  2014年上半年,纵观中国酒业各大酒种的市场表现,中国葡萄酒市场无疑是处在最寒冷的季节里。

  新年伊始,行业出现一批葡萄酒窖倒闭潮,从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济南、成都、温州依次蔓延,在哈尔滨甚至有一半的葡萄酒窖相继关门。

  这一市场现象,与上半年国产葡萄酒企业的表现相当吻合。2014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酿酒企业完成总产量50.85万千升,同比增长-3.92%;完成销售收入19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9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16%。

  葡萄酒成为2014年上半年唯一负增长的酒种。对这一企业产量和效益出现双重下滑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原因并不是来自于进口葡萄酒的倾销与挤压,而是来自中国葡萄酒市场增长的整体放缓。

  市场消费低迷,使得2014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葡萄酒进口总量为16.66万千升,同比下降13.96%;其中,瓶装葡萄酒进口数量同比下降5.63%,散装葡萄酒进口数量同比下降36.66%。

  从国内主要葡萄酒企业的角度来看,市场的寒冷无疑传递到了各个企业的层面。

  张裕2014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3.02亿元和6.38亿元,同比下滑9.35%和13.85%。

  长城葡萄酒上半年的糟糕业绩甚至影响到了中国食品的整体业绩。整个中国食品酒品类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1.7%,长城葡萄酒同比下滑2.89%。最终,中国食品收入同比下降4.2%,毛利率同比下降11.6%,亏损5589万港元。

  在香港上市的王朝酒业同样表现“欠佳”,销售额上半年同比下滑17%,期内亏损6363.9万港元,毛利率较2013年同期下降4%。值得注意的是,王朝酒业公司的平均出厂价较2013年同期也出现下跌。


       8月后开始回暖

  走过7月份之后,中国葡萄酒显现不同程度的回暖趋势。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2014年8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105,098.45千升,同比增长13.96%;2014年1~8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700,366.71千升,同比增长0.17%。

  这一回暖迹象逐渐延续到9月。2014 年1~9月,我国葡萄酒行业累计产量82.70万千升,同比增速为3.37%。就累计产量增速水平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89个百分点,环比则回升了3.19个百分点。其中,9月单月实现产量12.90万千升,同比增速为27.84%(比上年同期回升40.65个百分点)。

  2014年1~10月,我国葡萄酒行业累计产量为93.74万千升, 同比增速为3.51%。就累计产量增速水平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54个百分点,环比则回升0.14个百分点,形势有明显的好转迹象。其中,10月单月实现产量11.05万千升,同比增速为 4.4%(比上年同期回升20.96个百分点)。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