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德国争议性艺术法案让藏家丧失安全感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2-17 来源:artnet新闻

摘要: 虽然很难证明拍卖委托与德国最近的文化条款变动有着直接的联系,事实上,引发争议的是,很多作品是私人藏家终止了与博物馆的长期租借合同,这引起了无数批评家们对于法律条款改革的笔诛口伐。


       原标题:争议性艺术法案是否助长了德国最近的“艺术外流"?


       Henri Neuendorf


2月2日的佳士得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专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德国作品。 图片:by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2月2日的佳士得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专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德国作品。 图片:by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德国的文化界人士对大量德国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作品外流到了其他国家的拍卖行当中一事,纷纷表达哀怨。有说法称,正是德国最近极具争议的文化保护新条款让众多的藏家失去了安全感。

       虽然很难证明拍卖委托与德国最近的文化条款变动有着直接的联系,事实上,引发争议的是,很多作品是私人藏家终止了与博物馆的长期租借合同,这引起了无数批评家们对于法律条款改革的笔诛口伐。

       去年,德国政府颁发了一项限制艺术品出口的法律,所有超过70年历史、价格在30万欧元以上的艺术品在欧盟境内流通时,都需要申请出口许可。

       据德国电台 Deutschlandfunk报道,柏林 Grisebach拍卖行主管称自政府宣布这一不受欢迎的新规定以来,已经有价值超过10亿欧元的艺术品外流出了德国,这也引发了更多不满的情绪。


《柯尼斯坦车站》


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的《柯尼斯坦车站》(Bahnhof Königstein ,1916)在2月2日的佳士得拍卖上以360万美元成交。 图片:Christie's 

       虽然这个数字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这个说法确实反映出了德国艺术市场和艺术圈的焦虑。

       据《世界报》( Die Welt)报道,2月2日在佳士得伦敦举办的印象派与现代主义夜间专场当中,有3件成交价格在百万美元以上的作品在不久之前还挂在德国的艺术机构当中。

        以130万英镑(约合180万美元)成交的卡尔·施米特-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luff)的《刮风的一天》(Windiger Tag,1907)在2015年之前曾经长期租借给汉堡美术馆(Hamburger Kunsthalle)展出。

        施米特-罗特卢夫的《Sternendacht》(1919)以57.85万英镑成交,不久之前还在法兰克福的施塔德尔博物馆(Städel Museum)展出。

卡尔•施米特-罗特卢夫,《Sternendacht 》(1919) 图片:Christie's


卡尔•施米特-罗特卢夫,《Sternendacht 》(1919) 图片:Christie's 

       此外,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的《柯尼斯坦车站》(1916)也结束了与施塔德尔博物馆的长期租借合约。在这幅油画以250万英镑(约合360万美元)的价格被拍卖前,已经在这家博物馆展出了75年。

       但是,这些藏家们真的是为了在新法律正式通过之前将自己的藏品撤出德国么?归根结底地说,德国藏家一直以来都认为海外的拍卖行相比德国境内的来说,更可能把这些艺术品卖个好价钱。所以这与文化保护的条款并没什么冲突。

       尽管如此,藏家们确实会担心,在法律生效之后,他们如果想要在伦敦或者纽约出售藏品的话,就必须要向官方递交申请。这无疑也加剧了人们对于政府在重要艺术品出口增长背后的计划的猜测。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