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顾月华: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28 来源: 中国网

摘要: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以美育代宗教。但是,多年由于功利主义盛行,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审美教育的主渠道被堵塞了。顾月华等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也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审美能力的有力抓手。


  原标题:顾月华:艺术教育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力抓手


图为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四届研讨会上致辞

图为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四届研讨会上致辞



  尊敬的朱教授、尊敬的教育部体卫艺教司万司长、尊敬的江苏省教育厅丁厅长、尊敬的苏州市政协邱主席,尊敬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迎来了一场教育的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育人齐聚一堂,共同感受新教育发源地的苏州的教育风貌,共同检阅全国新教育实验的年度成果,共同探讨当今艺术教育的内涵发展。在此,我仅代表苏州市委教育工委、苏州市教育局、以及全市150多万中小学师生对全国的新教育同行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本次新教育年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按照大会的安排,向各位汇报苏州实验的工作:

  一、苏州新教育之源。

  苏州是新教育的发源地,新教育的娘家在苏州,2000年仲夏,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时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用一场题为“我心中理想教师”的演讲,开启了他对于新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的追求。2002年金秋,在苏州经济发达的昆山市,第一块新教育实验学校铜牌挂到了办学才一年的玉峰实验学校。2003年七月,还是在昆山玉峰,吸引了全国四百多名代表汇聚新教育实验首届研讨会。2004年4月,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在苏州张家港成功开启。也可以是这么说,是苏州教育这片热土催生了今天的新教育。如果有人问,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曾经国家教育规划发展到如今全国的区域性的教育实验。当然,首先我们要把这献给我们尊敬的朱永新教授,是他热爱教育、奉献教育,始终怀揣理想,充满激情。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新教育。

  当然,我也想借此跟各位同行探讨,新教育得益于苏州几千年崇尚教育文化传承、得益于苏州教育的沉淀和追求。首先苏州崇文尚教的优秀文化传承,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优美如画的城市。有着“千年府学,百年新学”的苏州中学,就是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亲选校址创办的,2004年11月,苏州获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时任副市长的朱永新代表苏州摘取了含金量最高的年度城市大奖。评选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评语,一座东方水城它用古典原理的经典布局出现在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的对接,其实苏州不仅经济如此,教育同样体现着园林的精巧和双面绣的绝活。爱德、求真是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精致典雅是苏州学校生活的生动描述,从容有荣是苏式教育的共同特征。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新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土壤。当让更重要的还是朱教授的坚持和坚守。朱永新教授在担任苏州教育的副市长整整10年,这10年他在学者与官员角色之间穿梭,以教育的理想践行着理想的教育,这十年他领挟苏州教育进行过一系列改革,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素质教育的区域化的推进,极大的推动了苏州教育的发展。这十年朱教授对新教育甚至自掏腰包创办了较有影响的教育在线网,凝聚了一批教育才俊,交流心得、碰撞思维,指点信函、激扬文字。所以,在这里请容许我向尊敬的朱市长、朱教授真诚的道一声感谢。感谢您给予苏州教育始终是思想的启迪、行动的指南和榜样的力量。因为朱教授奉献教育、热爱教育所以无论岁月变迁,您思想常青,幸福满满,爱心和童真永存。

  二、苏州新教育之行

  新教育最初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个核心理念主张以个体的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再后来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转化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个核心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因只是为了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儿童今天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清晰记忆起,新教育实验最初的“六大行动计划”,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共建理想课堂,后来逐渐扩展为十大行动,增加了推进了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四大行动,所有这一切和苏州教育这么多年的思考、实践以及未来的朝向是一致的。苏州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我们理解的适切的教育首先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其次,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差异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适切的教育必须以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为支撑。基本实现所有学校都能为学生提供有特色可选择,受欢迎的校本课程。要让师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适切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成长通道。我们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载体,积极探索普及沟通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我们以伟长实验为试点,推动大学与中小学的衔接。尝试突破高考独木桥,我们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全市现有中外办学机构项目39个,国外友好学校346所,近千名外籍教师活跃在苏州中小学的课堂。苏州教育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倡导向叶圣陶那样当老师,叶圣陶和朱老师一样是从苏州走向全国的,我们旗帜鲜明的把“向叶圣陶那样做老师”确定为苏州教师梦,努力以教育为人生的境界,发展好每一位教师。2012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成立地级市教师发展中心,推出了我要读好书、我要听讲座、我要上公开课、我要开讲座、我要上慕课等教师妍训项目,培训各级各类教师3.3万多人次,激发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内生动力。2013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校长职级制、校外人才柔性使用、教师招聘、教师编制与岗位管理、绩效工资、教师培训经费等方面提出许多突破性的新政策。目前,全市有中小学专任教师7.1万名,其中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0名、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50名、省特级教师181名、大市级名教师名校长429名、大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116名。

  苏州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让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亮丽名片,为切实把苏州文化的软实力转化成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成立了中小学吴文化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加强校园文化和一校一品建设,努力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亮丽名片。我们大力弘扬范仲淹的“先忧后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伟大思想,培养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我们大力开展昆曲、评弹、苏绣、核雕、桃花坞木刻等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以美辅德,以美促智,以美健体,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近几年的全国艺术展演中有1200多人次获一等奖以上奖项。

  苏州教育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激发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苏州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不抓教育科研的领导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教育科研的投人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等理念。根据新教育研究院最新提供的数据,目前,苏州共有新教育实验区6个,他们分别是昆山实验区、张家港实验区、常熟实验区、太仓实验区、吴江实验区、主城区实验区。苏州共有新教育实验学校139所。参与教师10408人,参与学生161562名,这样一个实验体量实验规模,对于有着学校1224所,在校生14015万人,专任教师817万人的苏州教育来说,一十分之一的占比,在全市1000多个规划课题中独占鳌头,影响卓著。当然新教育与苏州更多的还有朱市长、朱教授、朱主席的人格魅力影响下的更广大的追随者、响应者、实践者。因而新教育在苏州有它特有的行走方式,那就是不求形似,更求神似。苏州教育以引领社会为重任,让城市因教育更美丽,针对家长对科学育人经验的需求,网上家长学校开展了“教育下午茶 家长沙龙”、“考试季 入学季”社会公益讲座、家长阅览室和亲子阅读指导等“新父母学校”特色项目;我们为家长服务的251名“林老师”仅去年就回复短信2030条,接听电话1830人次,接待面询1012人次,作公益讲座529场,受众面达13.65万多人次。针对市民终身学习和强身健体的需求,我们把“学在苏州”市民终身学习云平台建设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并推动全市近600所学校向社会开放校园体育设施。与此同时,我们还遴选了500多名具有特殊技能、一定社会声誉校外专家帮助学校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在统筹系统内18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推动系统外的300个文化类、科技类等社会资源免费向学生开放。

  经过十多年发展的苏州教育,苏州新教育实验已经不在仅仅是一所实验,几所学校一批骨干,而是自然融入在整个苏州教育蓬勃发展之中。新教育倡导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同样是苏州教育所倡导的。新教育用理想感召人,用榜样鼓舞人,用制度规范人,用文化熏陶人,是全体苏州教育人所追求和努力践行的教育理想。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