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美育”教材编写 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美术报 作者:丰静

摘要: 通过“美育”教材的编写,我们认为,“美育”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标题:安徽:培育审美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从2012年底开始,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教育系统组织教学骨干编写了国内首套“美育”教材。4月7日,该教材编写组收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回信,对教材的编写工作给予肯定,并勉励老师们继续探索美育教育的有效形式,不断丰富美育教育载体。


该《美育》作为龙子湖区独具特色地方课程的读本,按照美学原理的思想结构框架,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几个方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编排内容,大量使用图片,并辅以音视频,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着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蚌埠市龙子湖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卫东:


通过“美育”教材的编写,我们认为,“美育”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教育阶段大都止于简单意义的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侧重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2012年,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美育读本编写组。区教育局通过讲座、理论学习等形式对所有参编教师进行集中的系统培训,进一步明确小学美育教育的范畴和方向。在学习提升过程中,我们认为 “美育”不应仅仅局限于音乐、绘画等艺术美,而应扩展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三大板块。


为增强读本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使用了大量的图片材料。同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文并茂、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诉诸学生的感觉、情感,进而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可以不会弹琴、不会画画,但是通过我们的教育引导,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能够对美有初步的、自己的理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美育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希望社会、家庭都能够参与进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真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