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书法是一种情怀,毛笔字只是一种写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1-28 来源:《东方藏品》

摘要: 毛笔字教学历来注重的“先站稳”,注重一个个字单独的站稳,一个个字像冰糖葫芦那样排列的站稳——所能展示的毛笔字的美丽,只是一种接近公文的书写。只是一种可以称它为“毛笔字”的字,但不是所谓的书法。

原标题:书法是一种情怀 毛笔字只是一种写法


中国字与中国人


经常有人问我,练了好几年的毛笔字,把笔划写得很规整、一个个排列得很整齐了,为什么还不能说是书法呢?中国字或许和世界上出现过的所有文字都不同——中国字是中国人之所以被称为中国人的起点。中国字从它出生的时候起,就确定了中国人的文化走向和文化情怀。中国字的结构、笔划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象形,一种中国人为人为文的不容置疑的端正和温文。不管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中国人都可以从这样的中国字里,找回中国人共通的遥远记忆。有了这个起点,中国的孩子开始成长,经受历练,最后成长为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文化人。


因为中国字重要,因为中国字的美丽总是被毛笔表达得如此真切,所以历来中国人都指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写一手美丽的毛笔字,能把中国字写得很端正很温文。但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心愿呢?就是从一个个字写起,把一个个字先写好。在中国,毛笔字代代相传的教学是很成功的,甚至可以说做得很伟大——在毛笔字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漫长岁月里,无以计数的中国人都把这一个个中国字写得如此之好。


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


第二个是毛笔字的使用问题。中国字的使用历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公文的书写,一种是公文的书写。自然,前一种情况出现得早,譬如在先民的彩陶上已出现了中国字,是早期的象形文字。后一种情况出现得比较晚,是到了秦汉以后才有公文的书写。尽管当时同时存在非公文与公文的书写,但是公文的书写无疑已经成为主要的书写。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情况的消长,表明中国字字体的行进,是从草书到行书再到楷书的。


而毛笔字的使用问题和前面说到的教学问题,很明显出现了不一样的行进过程。在毛笔字的教学上,时时被提醒的是:要先写楷书,再学行书,然后是草书。这个在毛笔字的教学中习以为常的道理,在毛笔字的使用过程中,却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人的毛笔字恰恰是先奔跑,再行走,然后慢慢站定的。


毛笔字教学历来注重的“先站稳”,注重一个个字单独的站稳,一个个字像冰糖葫芦那样排列的站稳——所能展示的毛笔字的美丽,只是一种接近公文的书写。只是一种可以称它为“毛笔字”的字,但不是所谓的书法。


书法是一种情怀,而毛笔字只是一种写法


现在可以说到毛笔字的本原问题,也就是书法的问题了。坦率地说,历来毛笔字的教学难以触及到书法的问题。


单个字的端正、温文,就像演员在戏台上的一个亮相。然而一出戏,不只是演员在戏台上纹丝不动的亮相——戏是要动起来的,戏中人是要有交流的,一出好的戏,是风云际会,是心领神会,是咫尺千里,是一时万古。历来出现过的毛笔字,只有一部分是书法。从公文书写和非公文书写两种情况来看,前一种里面可以归在书法的要比后一种少得多。同一个书法家,他的好作品大都出在非公文书写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寒食帖》,历来被认定是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这三件作品都是非公文书写。同样是毛笔字书写,有的可以认为是书法,有的只能说是毛笔字。


那么书法到底是什么呢?书法其实也只是端正和温文。端正和温文,是中国人的文化走向和文化情怀。文化走向,在毛笔字教学中可以体验。文化情怀呢?就不是毛笔字教学容易触及的了。文化情怀,是每个中国人需要通过漫长的人生去慢慢体验和渐渐成就的。同样用毛笔写字,有的成为了书法,有的只是毛笔字,所有的原因,只在文化情怀的不同。


说到这里,可以用一句话回答本文开头的一个问题了,那就是:书法是一种情怀,而毛笔字只是一种写法。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