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鲁晓波:学院设计教育应具有前瞻性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美术报

摘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已经不能以像过去那样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老师们应更多地培养学生价值判断、审美判断,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原标题:学院设计教育应具有前瞻性


鲁晓波:学院设计教育应具有前瞻性


  记者手记:


  走进清华大学的东门,不远处便是清华美院所在地。清华美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可以说是中国美术设计的奠基者。建院60年来,这里云集了庞薰琹、张仃、张光宇、雷圭元、郑可、吴冠中、常沙娜等多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是他们开创了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引领着中国设计的前行方向。


  当下,中国美术设计的发展备受瞩目,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阶段,设计最终为大众创造价值、解决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大,设计专业毕业生每年大量涌现,一些相关的设计问题与设计教育问题也随之而来。记者针对这些现状专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先生。鲁晓波从责任担当、全球视野和前瞻意识等方面,对中国设计提出了“超越自我实现”的发展期望。


  在采访中我们获知,鲁晓波虽是工业设计出身,以设计为大众所熟知,但在走下讲堂、在当院长的空余时间里,他还是一位爱鹤、画鹤、与鹤同行的雅逸之士,也许在随心所动的作画时候,他能将所有的思绪轻松释放,自由写心。


  为何偏爱鹤?鲁院长对记者的解释是:“因为鹤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高洁的品质、纯美、清逸……,它还有着高雅的品位、高妙的才能。”正是这种打心底的喜爱,让我们看到鲁院长笔墨之下的丹顶鹤姿态万千,其态势仿佛与他的设计教育理念一样表现在盎然的情怀中。


  画品如人品,透过鲁晓波笔下的鹤,我们看到了鲁晓波院长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高洁品格的敬畏。正如他在清华美院的毕业典礼上对广大学子分享的人生理念:“秉持艺术理想科学精神,做一个有格局的艺术家、设计师和艺术史论家,拥有大格局,超越自我,方能以无我的精神,奉献社会,兼济天下。”


  美术报:设计一直都是清华美院的长项,其中信息艺术设计是清华美院的特色学科,并且也是鲁院长主持创办的,在国内独树一帜,首开先河,我们创建信息艺术设计系的初衷和目标是什么?


  鲁晓波:人类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199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新增了信息设计本科专业方向。并开始招收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2005年正式在清华大学申请成立信息艺术设计系,当时许多人都不以为然,而如今都赞扬此举有先见之明。其实当时也有类似的艺术设计专业,如媒体设计、数码设计,但大都是停留在数字工具层面上的认知,我们当时定位很清晰,超越工具层面来审视这一设计学科的新增长点,即面对信息时代的设计,信息艺术设计更强调学科交叉,更关注前沿科技以及信息文化的引领,是基于信息科技面向未来的新设计理念和方法论。


  美术报:“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设计教育如何与时俱进?


  鲁晓波:未来计算将无处不在,物联网一定取代互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在未来变得稀松平常,像MIT媒体实验室、德国Festo、Art+com公司等国外名校和科研机构在这一领域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并取得了很多成果。高校的职责应该是知识发现和引领,并以此培养人才和为社会服务,但我们似乎还是跟在后面,重复或分享他们的研究与成果,缺失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原创应用开发。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所有设计教育工作者深思。目前,从宏观角度来看,设计学科交叉研究不够,缺乏多模式培养人才的途径,缺乏前瞻性,而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预测性,不能现在教给学生的知识两年后就过时了。研究导向不能为了学术而做学术研究,应该用学术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清华的科研理念是“顶天、立地、育人”,所以我们学院持续关注争取参与事关国家重大需求或者是引领性的课题研究。


  美术报:清华美院在设计人才培养上更着重哪些方面?


  鲁晓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已经不能以像过去那样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为主要任务,现在老师一边讲,学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老师的所讲知识准确性,甚至能给老师补充很多知识内容,老师们应更多地培养学生价值判断、审美判断,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不是一个培养追求功利“能人”的机构,应该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大到对整个人类社会、民族,小到对待身边所处的集体、个人。前面也提到过,人的最高境界不是满足于获得个人名利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是要超越自我实现。作为设计师也要有全球的视野,不仅要关注国家、民族、民生,也要关注整个人类共同体所面临的问题。高层次有格局的设计是站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考虑问题。一个好的设计是合理利用一个恰当的技术,最少资源消耗,智慧地解决问题。这才是设计的最高价值体现。


  美术报:今年是清华美院建院60周年校庆,60年来,清华美院稳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迈进,同时各个学科致力于对前沿的探索,那么,您对百年后的清华美院有什么期待?


  鲁晓波:我希望清华美院能够继续以常态化的坚实步伐一步步前行,以“国家需要、世界一流”为目标,设计、美术和艺术理论三个学科相互促进发展,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推进深度学科交叉,坚持各个学科的前沿探索,积极应对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更新教学理念、内容与方法,重构教学体系与课程,面向未来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引领性创新人才。我们既要培养艺术与设计的专业人才,也要为清华国家顶级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做出我们的贡献。


  目前,我们学院为了达到未来目标正在启动新的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大力度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清华美院艺术与设计学科2016年QS全球排名第23,我们“十三五”规划目标是进入全球前15名。艺术与科学融合是我们学院坚持的办学特色,今天正迈向信息智能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挑战与机遇并存,艺术与科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合创新无疑将激发人类无限创造的潜能,产生重大文明成果,对人类和谐永续发展发挥重大作用。秉承艺术情怀,弘扬科学精神,无论艺术形式如何变化,科技手段如何更迭, 我们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本着对人类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人类的美好情怀,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明之间的和谐,促进开放创新、绿色智能与和平共享。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