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民间美术的当代滋养—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走进遵义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08-18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摘要: 从苗族服饰、侗族大歌、水族象形文字,到宗教信仰、图腾象征、建筑民居,贵州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一切,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灵感...

  从苗族服饰、侗族大歌、水族象形文字,到宗教信仰、图腾象征、建筑民居,贵州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一切,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灵感,也成为贵州美术作品丰厚扎实的底色。新中国成立后,贵州书画界出现了宋吟可、刘知白、方小石等一批关注地域民族题材的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贵州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创作又为中国民族美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此次“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立足优良传统,着眼贵州地域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记录当代青年艺术工作者对时代与民族的理解和思考。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摄影:王猛)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摄影:王猛)

  在传承中探索发展的契机

  中国民间美术源远流长,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质和诱发真善美的艺术精神,由人民群众创作,并始终与百姓相依相伴,美化、丰富着社会生活,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和价值。

  “此次展览中作品的语言、材料和理念具有现代主义的时代性表达,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正能量色彩,相信可以对青年艺术工作者起到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杨萍表示,贵州有着深厚的民俗和非遗文化,流传至今的民间美术以其独有的表达方式和成果形式昭示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代青年艺术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创作源泉,沉浸其中去找寻思想、文化和内容,再用艺术形式加以创新和表现,在传承中探索发展的契机。

展览现场(摄影:王猛)展览现场(摄影:王猛)

  魏义的油画《古韵彝风》是此站展出的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成果运用作品。《古韵彝风》展示了黔西南彝族人民的生活和祭祀场景,创新性地将古老的彝族艺术与西方绘画的坦培拉技法相结合,色彩浑厚、沉着典雅,将新时代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浓缩于画面之上。“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描绘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的发展和民族间的文化互通起到积极的作用。”魏义说。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剑认为,经过80年代的洗礼之后,贵州艺术家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当代青年艺术工作者需要将创作放置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思考民族、时代与国家的未来,用美术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魏义作品《古韵彝风》魏义作品《古韵彝风》

  青年艺术创作任重而道远

  遵义站展览的主题为“黔山远眺”,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为代表的民间美术和当代艺术的碰撞。如何通过展览启发青年艺术创作,指导地方文化与当代艺术理念的结合?就此,当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这一话题。

学术研讨会(摄影:王猛)学术研讨会(摄影:王猛)

  “贵州文化在遵义,遵义文化在沙滩。沙滩文化在清朝时期,有一种独特的气度。在今天这个新时代,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更要思考如何呈现当代的家国气度。”刘剑认为,当代的青年艺术工作者,眼光需立足长远,在扎实自身基本功的基础上,思考时代的发展变化、民族国家的未来走向,创作具有新时代精神气度的作品,才能真正做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艺术创作需要融入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与理解,传递时代精神。”遵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助理何烨认为,“展览分为‘精神高地’‘多彩民族’‘万家灯火’三个部分。其中,‘精神高地’突出体现了参展作品的时代特色。通过红军长征、时代楷模与自强不息精神等作品的展示,使学生从中得到艺术性、思想性的启发,发挥了巡展的教育和指引功能。”

  “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反映了青年艺术家对于当下生活与时代的思考,创作的关注点都是真实的日常生活。”遵义美术馆馆长刘德表示,展览中作品的创作理念非常新颖,内容鲜活而亲切,只有对现实生活倾注了真情实感,作品才能深入人心。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沉浸民族美术之中,发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真正把握民族文化的灵魂,并进行艺术语言的重新建构,是当代青年艺术工作者前行的方向。通过“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的持续开展,将启迪青年艺术工作者以全新的创作议题,共同推进新时代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