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谷歌艺术计划的中国攻略 迎接艺术品数字化时代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4-21 来源:《艺术财经》

摘要: Google艺术计划是Google文化研究所下面的三大项目之一。整个计划是来自印度的Amit Sood和其他三位同事一起想到的,希望让更多人可以便捷地接触和了解艺术。在采访中Amit Sood讲述了他做这个项目的初衷:“他非常热爱...


  

大数据时代弥合虚拟与实体

  

Google在之前一次访问的数据进行分析,用户花在艺术计划页面观赏油画作品的平均时间是1分钟,如果在博物馆观赏数据显示这些艺术品大约会花20秒。虽然没有比在真实中感受油画作品更惬意,但是在这个层次品鉴艺术品的细节的能力,会使参观者停驻。Amit Sood说,“Google艺术计划并非为了取代实体博物馆而建立。相反,通过画作细节呈现、实景博物馆等特殊体验,激发更多人对艺术的关注,从而真正地走进博物馆,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Google目前针对用户行为的分析表示,自Google艺术计划创建以来,已经吸引了全球各地很多艺术爱好者。据统计每月来自全球各地上百万的访问量显示,包括来自美国、巴西、俄罗斯和中国的用户,其中中国用户位居艺术计划全球访问量的前10名。

  

湖南省博物馆的刘宇驰表示,据网站监测数据显示,在加入Google艺术计划后,相链接的湖南省博物馆网站访问量提升了175%,平均每次访问的浏览量和持续访问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非中文访问者数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如英文用户是此前的4倍,日文用户是以前的6倍,网站访客海外房客从24.5%提升到了48.7%,有将近半数的访问者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全新的学习认知方式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助理馆长尤洋很喜欢用计划中的作品对比功能,把莫奈的画作一幅幅放大,细分其中用色和笔触的区别。一开始他对Google艺术计划的理解比较简单:“不就是从线下搬到线上了吗?”


但是他慢慢发现:信息变成知识是一个转化的过程,由三个递进关系组成:数据、信息、知识。数据经过一定归类组合成信息,信息经过在人类大脑的反应堆积成知识。把人们每个艺术作品理解为一个数据的话,传统的展览是则经过了机构的角度或者是经过策展人的角度,把它有机地整理在一起,变成一个信息让观众去学习认知。但是这样的展览已经经过机构的思维、策展人的思维把它限制到一个方法论里。而Google是把全世界的作品放在那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之下,选取一个关键词,把这些数据组装成信息。“它改变颠覆了我们在传统艺术展里获得艺术数据转化成知识的方法,变得非常公平,向每个人开放,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了。”


迎接艺术品数字化时代


Amit Sood表示:随着Google艺术计划持续发展,Google将继续探索发掘不同的艺术作品和合作艺术机构。2013年12月,Google发布了Google Open Gallery,除了将触角延伸到更多国家和博物馆外,同时也考虑增设实验专区,展示艺术家们如何使用新兴科技展示他们的艺术品。同时,Google将会托管馆藏内容,免费开放Google的技术,只需上传照片、广告视频、街景地图以及文本,在这些图像中穿插想讲述的故事,制作一个能真正吸引访客的展览。


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是博物馆、美术馆责无旁贷的工作。每一家机构的努力都是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更年轻的一代,有机会一起感受美术馆和博物馆的魅力。如果赶不上时代的浪潮,那就如同台北故宫前院长周功鑫说的那样“容易变成僵尸馆,它永远都是一个放僵尸地方。 ”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