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充满中国趣味的清代广州外销玻璃画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4-26 来源:文物天地 作者:罗兴连

摘要: 18、19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琳琅满目的中国货物成为了西方人追逐的稀奇物品。广州由于“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成为了中西方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




莲生贵子玻璃画 清代 


广州十三行商(夷)馆玻璃画 18世纪末19世纪初


 蓝色蚀花玻璃人物画 1914年



  18、19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琳琅满目的中国货物成为了西方人追逐的稀奇物品。广州由于“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成为了中西方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广州手工艺人应欧美市场的需要,创作、生产出各种具有浓厚中国趣味而又略带欧洲艺术风格的外销艺术品。在照相技术尚未出现的时代,外销画成为欧美人士了解“中国风情”的重要媒介。广州口岸的外销画家们根据西方人的审美要求,创作了油画、水彩画、象牙细密画、玻璃画等多种形式的外销画。本文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玻璃画。

  玻璃画工艺

  早期玻璃画又称玻璃油画、镜画(Mirror painting),是指用油彩、水粉或国画颜料等在玻璃背面绘制的图画。与一般绘画的画法不同,玻璃画是在玻璃的背面作画,从正面欣赏;一般绘画是先画远后画近,而玻璃画则是先画近后画远。

  玻璃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物品。人类最早的玻璃工艺始于埃及,罗马帝国丰富了玻璃工艺的技法,到了中古世纪,玻璃工艺技术已发展到彩绘玻璃花窗上。我国虽然在西周时期已有玻璃制造的工艺,但发展缓慢。明末清初,西欧生产的玻璃进入我国,刺激了我国玻璃制造业的发展。康熙皇帝在紫禁城内设立了“玻璃厂”,至乾隆年间生产出了大批的玻璃制品。

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