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独家新闻 > 正文

福建省政协书画院书画家作品集第五辑——曾锦溪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24-03-07

摘要: 曾锦溪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执行秘书长,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文化

标签:

曾锦溪

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执行秘书长,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文化名家。

1987年5月出生,福建平和人。书法作品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第五届兰亭雅集42人展“兰亭七子”称号;“王羲之奖”“翁同龢奖”及行草展﹑孙过庭奖、沙孟海奖、临帖展、魏晋风度展、祭侄文稿杯、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等最高奖,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兰亭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多篇书法理论文章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等报刊杂志。


从何道州到黄道周——说说曾锦溪的书法

文/王建强

近日读晏庐先生北宋书法吏相关文字,知晓北宋中期,在书史上已经湮没无闻的书家宋绶,书坛倾朝学之,号称“朝体”。“倾朝学之”,想必就是现在的流行说法“时风”。近年颇多文字痛陈“时风”之弊,大概所指便是时风导致书坛面目千篇一律,书坛风流无趣沉喑。然而,“时风”之盛行,却是“古已有之”的事情了,弊处显而易见的。以北宋书坛的概况而言,蔡襄学宋绶,黄庭坚学王安石、苏轼,曾肇、赵德麟学苏轼,都是显见的“时风”,不显者自不待言。但是,总有创识之人,看清时势,追摹上溯,因此能脱开时风,此类高才者如黄庭坚。以北宋的书法之盛,可见“时风”可存,然而知者应谏。这对于我们当代书坛也是一种镜鉴。

当代中青年创作队伍是思维敏捷、活力四射的一个群体。文化涵养之缺失与对之着力不勤暂搁不论,这个群体对当代书坛的书法创作来讲,分量之重仍然不言而喻。他们在书法创作领域里,厉兵秣马,砥砺精进,展现出异彩纷呈的视界。但是,由于襟带关系、师徒关系,大多数作品风格趋于雷同,如同翻印。这在隶书、行草尤为凸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端。然而,时下整体社会心态之故,速成之法始终缠绕急于求成的学书者,其势如雷,滋生之迅、之广,不及掩耳。也就是在这样的总体创作环境下,师法古人,甚至摹拟古人,往往能脱开时风,彰显跃出。

好友曾锦溪以创作何绍基行草面貌出道,并且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不到三十岁的年龄,连续摘取两届兰亭奖奖项,迅速在全国展览中成名。这对于一个学书者来说,是一个人生莫大的荣耀。究其原因,师法何绍基,是锦溪脱开中青年群体“时风”,展露其才情与识见的最佳契合点。

何绍基是清代碑帖两派书风的集大成者,篆隶古拙磊落,自成一派;行书渊肆磅礴,允为圣手。自何之后,受其影响的书家,仅学其形体者,已经不在少数;受其精神影响者,则自清代波及近现代。锦溪学何绍基前,已经有很长一段学古的经历。他在漳州这个文化古地成长生活二十余年,与生俱来对书法的虔诚与敏感﹐让他一拿起毛笔,便再也放不下。漳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是中国书坛展赛机制中凸显成绩的一块沃土,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创作实力的中青年脱颖而出。锦溪受到多位漳州师友的勉励和指点,一路正向,沾溉良多。他初始师法虞世南楷书,为其清和所吸引,后循李邕、米蒂、赵孟頫、王铎路径,一路攀求,追求正大峥嵘气象,刻意模仿而能及时化之,使得他进步如飞,受到师友一致的赞许。及学何绍基,则笔性愈开,才调横出,自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近年锦溪对自己整体书凤的把握,以何绍基为基,参赵之谦法,格调上不使野逸,也不使秀美,允执其中,笔底掀起清俊磊落的艺术波澜。

锦溪对何绍基用笔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何绍基用笔老辣,却多颤抖之习,牵丝亦多孱弱。锦溪明鉴之余,把何绍基部分颤抖的用笔特征化为直迅。虽失何绍基劲辣之味,但他以年轻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辅之以振迅的天真之趣,化为自有,让人耳目一新。看他的何体,如遇故人却又别有新趣。在这个过程中,锦溪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何绍基的研究上。他上溯颜鲁公,从颜三稿精彩绝伦的中锋外拓用笔中,吸取了丰沛的养分,为他的创作线路增添了续航力。另外,锦溪在创作何绍基体的过程中,横向参照了赵之谦的用笔,使得他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方俊的用笔,节奏更加明快,使转上由何的多“转”笔,转化为“转﹑折”结合的用笔方式,从而与何绍基风格稍作区明。

由于参照赵之谦,锦溪的创作与何绍基在结体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锦溪加强横向的结体方式,参差错落地使一些字形拉宽,增加了横向排比感。这种结体方式,恰恰适合他用于创作条屏作品。一般条屏作品难在整体之融合。锦溪部分条屏作品,注重字体横向的拉伸,暗中使得条屏之间的气势互为关联,再辅之字型大小的参差错落、笔画粗细的变化,使他的条屏作品富于激情、浪漫,显示出峥嵘的气象,蔚为大观。在条屏的创作上,已经充分体现了他活跃的思维和旺盛的创作力,也体现了他在创作上的早熟。

锦溪在书法上的禀赋异常,对于书法精髓的把握敏锐通达。然而较高禀赋的人往往恃才藐物﹐于精勤上输亏较多。但是年少聪慧的锦溪却偏偏又是一个勤业之人。他在临帖、创作上所下的功夫是惊人的。他学何绍基,便广为搜罗何绍基的书法作品图片,购买了所能见到的有关何绍基的任何书册,并且时常往外地观看何绍基的真迹,不错过任何观摩机会。他经常怀揣ipad,里面存了大量书法图片,边聊天边读帖,竟然不误清谈。以此来看,时下常感叹科技使得诸多传统之物不复存在。但是科技又何尝不是极大便利了诸多事物,优劣难判如此。锦溪购买各种纸张、各种墨尝试,以期在纸、墨中找到最佳契合者。这在很多人看来也属于正常。但以我所见,锦溪在这方面所耗精力应该数倍于常人。由于精勤,所以他临创出大量作品,但他不轻易示人,而是自己反复再三揣摩优劣。直至展赛一到,他便将作品呈献给师友评判,进而酌情改进,不厌其烦。已名于书坛的他,这点让很多身边的同龄人汗颜。

锦溪艺术视野开阔,平常在赏评书法、绘画、篆刻,甚至其他种类艺术作品时,总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丝毫不随流。其实这也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艺术规律带有普遍性,技巧、内容、美学追求,几个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务必具备的要素,带有共通性。对一项艺术形式深究者,在对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评判时,他的评判立足点,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因此,锦溪在对书法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绘画,所作出的评判往往能切中要害。这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必备的素养。倘若一个艺术创作者只能对自己所沉耽的艺术形式进行评判,那这样的创作者无疑是机械而难成气候的。

依托何绍基而成书法之基,锦溪的书法之路已经与何体牵连不绝了,然而他也定会在以后的书法道路上开辟自己的疆土。当我们立体俯察何绍基的书法汪洋,可谓大观:他穷研汉隶,一脱帖便自成家;碑版研究融冶入篆,使得其篆书勃雄恣肆,曲奥古拙;小楷合颜鲁公、张黑女及晋人为一体,沉着不失俊逸。凡此种种,逶迤磅礴,摄人心魄,更遑论其学问宏赡不已。倘若锦溪从学何绍基体,进而升华到学何绍基学问及精神品格﹐依其异人之禀赋、精勤之品行,不知又会令他闪烁出多大的光芒。

在锦溪的漳州乡贤一代硕儒黄道周看来,书法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但这末等学问,却又令多少人经年穷究。书法有成,也是世间极其不易的事了。锦溪攀沿着三百多年前黄道周立在书法史上的标杆,盛望在肩。


戏剪湾飞联248cmx55cmx2

清人诗二首180cmx32cmx3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180cmx45cmx2

题画二则248cm×120cm

临《黄州寒食诗帖》165cm×38cm

郑板桥《折枝兰》137cm×34cm

苏轼《定风波》47cm×47cm

临《祭侄文稿》 168cmx45cm

王阳明《清平卫即事》137cm×55cm

石涛《画论》 66cm×47cm

盛世高原联 180cmx25cmx2

沈周诗两首 137cmx34cm

王恽《右军书扇图》137cmx34cm

古诗两首 248cmx124cm

富舟题跋 180cmx45cmx2

论一峰道人画37cm×37cm

题跋一则 180cmx45cm

孟浩然《过故人庄》 180cm×45cm

黄庭坚论书一则 180cmx70cm

陆俨少题董玄宰书杜诗《醉歌行卷》45cm×45cm

钱逊《杏花画眉》137cmx34cm

半榻小栏联180cmx34cmx2

《兰亭序》137cm×34cm

张九龄《望月怀远》180cmx55cm


《史记》节录180cmx45cm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9cm×17cm×4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