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茶是雅事,是入画好题材。品茶的地方又正巧适合赏画。可以说,中国的茶与画先天有缘。“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先生酷爱饮茶,并在他的书画中不意间流露着茶的闲适与趣味。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丰子恺先生画中的茶趣,在...

画题中的两句诗,取自明朝园信的《天目山居》一诗。全诗如下: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画中人一定是个富有闲情逸致的隐士。他独居在这山间小屋中,吟吟诗,喝喝茶,望望山景,多么幽雅!面前一座座的山,在他看来好似一个个人伸着头在他坐在庵中吃苦茶。虽然是吃苦茶,但是感受到的确实隐士的淡然和愉悦。人生亦是如此,只要拥有乐观的心态,苦中亦能做乐。

画中人仿佛在说:“树上的黄鹂,我泡好了一壶茶,你若有致,可与我共饮。”鸟儿歪着脖子,不知是盯着茶看,还是盯着人看,石桌上两个杯子,分明有一个是给这树上的鸟儿备的,料想这喝茶的乐趣不仅仅是人,这鸟儿恐怕也深解其中的妙处。不禁感叹:好茶还是有人共饮,才能更有趣味。

屋里黑暗简陋,屋外却是春晖渐酣,屋后的柳树愈发苍翠,门前的桃花更加明艳,远处是青山如黛,空中有燕子归来。坡上一方石桌,清茶置之。女人抱着幼儿端坐,丈夫牵着女儿闲站。不但随季节经历了寒冬与酷暑,还一起走过了人生的起伏,这环境无论如何都是粗粝简陋,画中人却从容淡定,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在这个柳条飘飞,鲜花盛开春季,在草庐门前闲坐,沏一壶新采的清茶,闲看花开花落,任听云卷云舒,春暖花开时,莺飞燕舞季,享受天伦之乐,人生美事,不过如此。

此画原创于抗战时期,含义异常明确。三位好友,小院闲坐,大家品茗闲话谈笑风生,虽然还有一位迟迟未到,但也绝不让青山白云作陪,暂留一席给傲骨的老梅吧,它和我们是同道之人。劝诫世人宁可隐居深山保持气节,也不追求奢华而附庸权贵。
茶是西湖龙井,梅是春娇百媚,友是久别重逢。人常念: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却在奔波于忙碌中忘记了初心,藏起了率真。蓦然回首,你我的满目疮痍都需要一杯清茶,三两好友来洗涤,冲荡。有一个位置是留给梅花的,留给那一缕浮动的暗香,也留给身后的一片天空海阔。人生可贵的是友情,难得的是知己,好友对坐,梅花为伴,品茗闲话,当真是无限的风雅。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描述的是冬景,夏天水涨得高,当天气转凉、江水落下去后,石头就露出来了,山高的时候月亮就显得非常小。如此景观和雅趣,必是兴趣相投的好友相聚一起,此情此景,于茶于酒都使得。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东坡拿它来对月抒怀,丰子恺先生却用它品茶论道。山谷之间,清风徐徐,幽境之中,必然都是知己才能畅舒襟怀,这实在是喝茶的妙境,山谷吹来了琴瑟,天空筛出了银幔,幽情豪气一起冲上眉尖心头,茶有了酒的浓烈,酒有了茶的隽永,何其悠然心会哉!有如此知己,人生夫复何求。

6.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
一幅深山人居的图景,青松屋外、白云天际、溪水留声。 当此境界,非茶莫属。新雨过后,云雾锁住了庭院,一个人在窗下安然地看书、作画,一切风雅事无不可为,一杯清茶不言不语,风云为客,山花是友,各自逍遥自在,松籁声、云涛声、流水声、花落声、煮茶声……,声声入耳,茶香溢出来。

7.独树老夫家
一居小屋容身,一棵大树遮阳,一壶好茶润肺,一本好书养心,室虽陋,但也不觉陋矣,象征精神高洁的那株兰花,还在身后散发着幽香呢。他说了多少他想说的话!
这个背影,让人想到了李叔同,如果恩师还在,能和自己对坐共饮,得以聆听教诲,想必就是这世上最幸福莫名的大幸福,陪伴画中人的,是一座茅庐、一松、一兰、一壶、一杯而已;然而,书喝茶,时光的风霜剑戟都悄然从一颗如茶般清净的心中溜走。

8.小灶灯前自煮茶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