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唐擅长山水、人物、禽兽(尤其画牛)以及界画,而以山水成就最大。其山水初法唐李思训,所以能作青绿。宋高宗就曾在其《长夏江寺图》上题跋评说“李唐可比唐李思训”可见一斑。
原标题:生卒年不详的“创变”领头羊李唐
李唐《万壑松风图》
李唐《采薇图》(局部)
纵观整个中国绘画史,尤其唐代以后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四大家的现象,比如五代的荆关董巨(即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的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南宋的李刘马夏(即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元代的黄吴倪王(即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明代的沈文唐仇(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等。北宋元明四家,生平皆各有明确记载,四家年龄也比较接近。只有南宋四家,每个人的生卒年皆无可靠的记载,其中“创变”之领头羊李唐,更是较后三人早了整整一百年。
李唐生活于北宋末年与南宋初期,然而提到具体的出生年,居然有作1049、1050、1066、1070、1083乃至1085等六种不同说法。而卒年相对少些,但也有1130、1150、1165等几种提法。这实在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不同版本的生卒之间,差距多达三十几年,无疑这对其作品存世的探讨存在误差,有时就差那么一两年,某些古代名画的判断,就可能影响其真假命运,何况还相差几十年。不少画史专著,干脆不提其生卒年。王伯敏的《中国绘画史》干脆以约字代替,就把李之生卒定作:约1050—1130。美国华府的弗利尔美术馆也是把李唐的生卒年定为1050—1130的,但台北故宫博物院则认定为1070—1150。如果上网查看,却发现其生卒年被定格在1085—1165。总之前后相差三十五年,唯一能统一的看法是,都确认他活了80岁。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自幼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初以卖画为生,在徽宗时便已入画院。具体的情况,或说是他参加画院殿试,以能“切题画佳”而中魁,才被选入画院。到靖康之变(1127)先被掳往金国,后冒死南逃,在太行山遇萧照而收其为徒,并结伴同至临安,开始仍以卖画度日。
据《图绘宝鉴》记载,直到他于“建炎间,太尉邵渊荐之,奉旨授成忠郎、画院待诏,并赐金带”,从此才声誉日高。建炎是宋高宗赵构的第一个年号,时间在1127—1130年。然而网上的资料却不知根据什么,说是绍兴十二年(1142),李唐才在高宗舅父韦渊推荐下入画院。这里不但时间有差异(前后十几年),而推荐者也不尽相同,值得研讨。
李唐擅长山水、人物、禽兽(尤其画牛)以及界画,而以山水成就最大。其山水初法唐李思训,所以能作青绿。宋高宗就曾在其《长夏江寺图》上题跋评说“李唐可比唐李思训”可见一斑。但更多的是取法荆浩与范宽,而自有变化。观其所作,笔墨苍劲,气势雄伟,画风沉郁,能去繁就简,由小斧劈皴进而独创大斧劈皴,积墨深厚是其本色。有时画树石,全用焦墨有“点漆”之喻。画水上更打破鱼鳞纹的旧程式,能得盘涡动荡之状。其画尤善布局,深得“经营位置”之法,故所作往往能气韵生动感染于人。总之,南宋后山水“水墨苍劲”一派的形成与变革,他是首开其端的创始者。他之所以能成为南宋画院之领袖人物,关键就在于他既师承古人而又超越古人,既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不仅人品正,画品也高,从而留下震烁古今的伟大杰作。
李唐不仅山水精湛,画人物故实亦得一时之重,其人物画似李公麟而稍加放纵,更为粗劲传神,如现存最有名的传世名作之一《采薇图》就是最好明证。其他名画如现藏台北故宫的《万壑松风图》更是台北故宫镇宫三件宝画之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每个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