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陈道《牧牛图》赏析:笔致精逸 神韵高古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10-19 来源:收藏快报

摘要: 此作墨笔纸本,尺寸61×36厘米,画面构图空灵寂静。我们常说:“笔墨无意于佳乃佳”。陈道画的是笔墨意境,当然这种意境是发自内心的。画能达到“无为”“无意”,亦是画家深刻理解笔墨内涵的修养所在。

原标题:画境超群的陈道《牧牛图》

 

陈道《牧牛图》赏析:笔致精逸 神韵高古


笔墨“画境”之道,常常是历代画家所十分推崇的最高绘画理念。两宋时,有两位杰出大画家,让后世学画士子,一直尊奉为一代绘画巨匠。首为北宋梁楷,二为南宋牧溪。(北宋)梁楷(疯子)早期的细笔花鸟,以及后来创作大写意墨彩《泼墨仙人图》,就是其笔墨过渡,而臻艺术“画境”最为典型的传世扛鼎代表名作。而南宋牧溪(生卒年不详。有史料载牧溪圆寂于1281年),俗姓李,遁入空门后,佛名法常,号牧溪,四川人,南宋画家。《画继补遗·卷上》载:“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画迹多流布东瀛,其名在日本非常显赫。清季常熟籍画家陈道,名虽不具尚显,然内涵简精之笔墨,颇似“梁楷之骨,牧溪之髓”。这骨髓交融的艺术笔墨,在画家的作品中,得以复活渗透。如果说,“大写意”若只是山阴徐渭的“专利”笔墨的话,实则梁楷、牧溪早已走在“青藤”的前面。而陈道的简约空寂,在旧文人士大夫眼中,并非入为“正格”。

陈道(生卒年不详),字我葊,江苏常熟人。能诗善画,未入仕。居西杨村,塾课授徒。由于其秉性孤傲,放浪于形骸天地之外,不求闻达,于画从不轻作,这可能也是其画迹珍罕少见的历史原因之一。在清代,书宗董其昌,画学清“四王”,乃为“正统正流”之要。否则,其书其画皆被列为“野径”而不入“正格”。一般历来谈画皆论“名头”,而于“冷名头”收藏是不屑一顾的。其实古今画论,所著录的不少书画家,还有尚未收入的历代画家也不在少数。说白了,收入的也未必画技就高,未收入的也未必就笔墨造诣逊于收入的。因古代画家情况复杂,且真正能留存于今的画迹就十分稀少。如陈道的画迹,存留就十分罕见。本文要介绍的这幅常熟博物馆藏《牧牛图》(见图),就是难得一见的陈道遗世真迹。


此作墨笔纸本,尺寸61×36厘米,画面构图空灵寂静。我们常说:“笔墨无意于佳乃佳”。陈道画的是笔墨意境,当然这种意境是发自内心的。画能达到“无为”“无意”,亦是画家深刻理解笔墨内涵的修养所在。深秋的黄昏,伴着牧童远处归来的悠闲,这种无忧无虑的山林幽然之气,让人追思和向往。外界的喧嚣,让隐逸山林的文人高士们,平添了宁静和安逸。我们不难从画风中,看到画家清心寡欲的平淡思想。这倒不是画家为了“逃避”生活,而是从其画笔中,感觉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家生卒年不详,但从画中看得出,画家生长的年代,应是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作为一介文士,画家隐逸其间,过着“渔樵耕读”的自给生活,算是一种宁静和清逸吧!那么从这幅笔墨鲜活的画家《牧牛图》赏之,几根摇曳风动的柳枝,画得笔致精逸,神韵高古。将博大宽广的画面,写得空寂无限,令人遐想。憨牛的劲健灵动,顽童的聪慧俏皮,让朴实的“画境”内涵呼之欲出。画笔“无色”而“有色”,画家只寥寥两笔,便将水塘杂草及坡石,随意润染而出。相得益彰的“虚实”之妙,让水墨画面,凸显出一股雅傲之气。


画风饱满的笔墨之境,让我们认识了画家的艺术思想。由此,使我想起了黄宾虹论画曰:“粗笔之画,远看如工笔,近看则笔墨分明,其法不乱为上乘。工笔之画,远看如粗笔,近看不柔媚造作。故好画虽粗而不乱,虽工而不软弱。”那么,我们在欣赏陈道这幅《牧牛图》,鉴之虽为写意,且笔墨粗润工致,憨牛虽只笔墨写意润染,诚如宾虹先生所言:“粗笔之画,远看如工笔,近看则笔墨分明,其法不乱为上乘”。另赏之,陈道笔墨亦有“画法可以近处取身,远处取物”之境。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