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些年,应是两三年前,友人向我谈起厦门胡育光,说他“对艺术非常执着真诚,为人亦是”。友人这一谈,使我想起第二届福建省写意画展中有幅作品《鹭过》的作者叫胡育光,是位新人。经查证,与友人所谈之人相吻合,我...
前些年,应是两三年前,友人向我谈起厦门胡育光,说他“对艺术非常执着真诚,为人亦是”。友人这一谈,使我想起第二届福建省写意画展中有幅作品《鹭过》的作者叫胡育光,是位新人。经查证,与友人所谈之人相吻合,我也就记住了这名字。
不久,友人引他来我文心堂一叙,带了些他的作品来交流,之后也就相识相熟了。这两三年里,他多次带近作到文心堂与我探讨,我也直率地给了他些意见。
古人言“君子成人之美”,我不敢以君子自居,但时时以先人的君子之德规范自己,以古人之训自律自己,以先人古训为践行之则。当下时人,脚步太过匆匆,功名利禄诱惑太多,早把古人之训忘之脑后了,而我自觉才识尚浅,不敢遗忘古人之训。
所以,我向来对比我年轻的从艺者,尽可能给予力所能及的推举之暖,对年轻画家胡育光也是如此。
▲王来文在胡育光画室指导画展作品
品鉴胡育光的作品,对精彩之处我给予发自内心的肯定,对他作品的瑕疵之处,我也予以直面的意见。我的意见有时难免有鲁直之嫌,但育光对我评论意见的直面,显示出其难得的修养、涵养,透露出其对艺术探索的那份真挚与执着。
我不敢妄称育光为我的学生,他是我师大美院的学弟是真的,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共同商讨的一些艺术命题,料想对他在中国画品味的追求方面有了些许的影响,这从他近年画面上的变化可略窥出。
如今,能明显地感受到育光创作水平的大幅提升,其艺术思想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艺术见解也明显有自己的见地了。在用色上,少了份火气,多了份明快、绚丽;在用笔上,少了份燥气,多了份大气、厚气。原先的俚俗媚艳之气渐渐退去,格调更上层楼了;原先的制作气慢慢淡去,绘画味增强了,尤其是书写的意味变得浓郁了。原先构图的那种拼块组合的杂乱,亦逐渐散去了,中国画的章法在画面上逐渐凸显,画面的章法、构图上有了整体感、完整性。因为章法的逐步合理,画中的气和势不散了,且有了气的迥转,有了势的力度与呼应。
总之一句话,中国画的画味有了,画韵有了,诗性有了,虽然还未尽善,但已是极为难得、极为可贵了,说明育光现在的中国画作品有了中国美学审美的境界,有了较高层次的审美品位了。
▲王来文到胡育光画室指导创作
厦门向来有花鸟画的传统,也有很好的花鸟画家,文脉相传、文香相续。在老先生中,洪惠镇先生是守望、守护传统文人画一炷心香的学者,著书立说,传道解惑,在推动传统文人画在当代的复兴上躬身力行,功不可没。林岑先生对传统大写意花鸟深耕力挖,其笔墨的厚道纯雅、格调之高,非一般画家所能及。近日相识的谢水墨先生,书中有画味,画中有书气,书画相生相长,水墨氤氲,那份散淡,那份随性,让人眼醉。郑景贤先生的用色之美,白磊先生的水气淋漓,他们都是个中高手、名手。
同是画鹭鸟、画三角梅,郑景贤先生的用色用粉,以色衬粉,色粉相融的白鹭画法;白磊先生先泼后勾,边泼力勾,勾点相谐的红色三角梅画法,都各具特色,让人叹服。我未知育光是否受到他们艺术上的滋养,但我知道,他们是这片岛屿花鸟画文脉的香火,胡育光常年生活在厦门,有缘亲炙海岛上这一缕有溫度的文脉,也是一种福缘。
育光为人实诚忠厚,厚道腼腆中有几分憨态。他不善言辞,更不夸夸其谈,但对世界、对人生,心中如天空一般的明朗。他选择工写结合的画路甚是契合其心性。他日前专注与坚守熟悉的本土地域题材,选择三角梅与白鹭为表现主题,一心用心专心地进行精深的探索,并以这两个题材作为自己笔墨与艺术精神不断锤炼的媒介,这也符合艺术的方法论之道。
我对育光近期的《秋风疾》等几件大作品印象深刻,对几件白描作品亦甚是喜欢。观其今作,描绘深入细腻了,气息温婉而不失力度、厚度,意境也更加深远了。他坚持在写生中进行创作,在写生中感悟,在感悟中写生。他在写生中感知,感知花鸟本真的生命律动,感知花鸟的神情怡态,感知自己与花鸟之间的心灵互动,情感共鸣,在共鸣中书自己的心性,写自己的意绪,绘自己美的体验,传达自己对于美的情思、美的追索、美的叩问,践行着自己的艺术之道。
艺术如书本,有不同的品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层次,就看阅读者如何选择。选择何品位何档位的书本,凭的就是阅读者自身的素养,显示出的是阅读者的水准和眼界,相信育光已是深知此理。
▲王来文指导展览画册编排
我向来认为,做人要老实诚实,做事宜厚道合天道,不宜投机,不宜讨巧,作画倒可以不宜太老实,但仍不宜讨巧、投机。
育光作画之道与做人之道相近,做画不讨巧、不投机。其近期画艺大进,画路渐宽,能画大画,亦能画小画。小画能抒情绪意趣,大画能重章法,重结构。其画能造意境,能渲气氛,工细中能含写意之韵绪,繁杂中能蕴丰富之层次,在大开大合中有呼有应,在呼应中兼有气韵的流淌。既有静中有动的力量,又不乏动中有静的意调。画面有了生机,有了灵动,有了入眼的美,有了入心的情。
当然,育光的艺术探索还有很多关口需要迈过,如何让花有流动的生命感,如何让鹭鸟更有情趣,更加拟人可人,如何让花与鸟更有意象与人格,如何让花与鸟在画面上更加谐善,这都是值得育光去思考的。绘画展露出来的是心性情缘,有些是生活中美的片段,有些是心中藏着的美的旧爱与新欢,至少是心中美的情绪意趣,总之,要沾得上些许的美的情感才能感人。我想这就是情的流香,情的映水。
近日,育光就其个展之事来访,感其近作有幽深、静谧的意境,更感其“半生心事诉梅鹭”的心灵述说,故为其画展题名为“流香映水”,与育光共勉,并专门草此短文代序。
此短文,并非称许育光的艺术已臻完美,但我对育光近期画艺的长足长进确实十分赞赏,更因其为艺的至诚,为人的至性,为事的至真,在我民族德本审美价值评判体系里,我看好并深信他将来的艺术定会走向大美之境。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王来文
2017年9月上旬于文心堂
胡育光个人简介
▲胡育光
胡育光,又名一光,1972年生于福建永定,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檀东铿、林容生、林涛。
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会员,福建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会员。
著有《教你几招—少儿中国画快速入门(技法篇)》,《教你几招—少儿中国画快速入门(写生篇)》,《唯美白描精选—白鹭》等三本专著,均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品主要以白鹭、三角梅为题材进行创作,技法上兼工带写、工细不失气势,繁杂能辩层次,颇有凝视呼应、意在画外之境界。
胡育光作品欣赏:
▲《秋风疾》
▲《晓风凝露》
▲《馨气氛氲》
▲《谷雨》
▲《云澹鹭徊》
展览名称:流香映水——胡育光中国画作品展
学术主持:王来文
策展人:郑烨彬
展览地点:厦门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4日---12月22日
开幕式:12月16日上午10:00
主办单位: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
厦门市美术馆
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
协办单位:
厦门市美术家协会
福建美术在线
艺术厦门博览会组委会
传世艺宫美术馆
张雄艺术网
厦门多福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龢私房茶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文章很诚恳,图片不太清晰
比较喜欢那张肖像照
作品太棒了 想收藏
胡老师的作品,第一眼看上去就会让人感觉爱不释手,细品更是让我心动不已!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