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傅锡周:明清文人书画为生不足奇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8-01-19 来源:美术报

摘要: 傅锡周:郑板桥年谱》有云,“乾隆八年四月,金农在扬州画灯卖灯,曾托袁枚在金陵代售,被袁婉拒。”清中期,社会奉行的还是“四王”为正统的山水画,扬州作为经济渐趋发达的盐业重镇,附庸风雅的富商、生活富足的小...

原标题:明清文人:书画为生不足奇


金农 人物山水图册 第七开·玉川先生煎茶图


金农 人物山水图册 第七开·玉川先生煎茶图


经济的发展、书画市场的日趋完善,使得“博雅”之风盛行,书画收藏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早在明清时期,文人“以物换画”、“以书画为生”已成常态。传统观念认为,一些名人“耻于言利”,“写画题诗不换钱”,甚至视持金求画者玷污了他们的“一世英名”,通常故意淡化或者遮蔽金钱与书画交易,而突出他们为人的清冷高贵。据文献记载,艺术家以多种方式介入艺术市场,成为以书画为生的文人画家,并不足为奇。《郑板桥年谱》有云,“乾隆八年四月,金农在扬州画灯卖灯,曾托袁枚在金陵代售,被袁婉拒。”清中期,社会奉行的还是“四王”为正统的山水画,扬州作为经济渐趋发达的盐业重镇,附庸风雅的富商、生活富足的小市民进一步促进了书画的繁荣与兴盛,金农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写意花鸟为主,迎合世俗需求,诙谐怪诞、近乎草率的诗风和诗书画印并举的行为,很受市场青睐。


我们认为,笔墨纸砚是书画艺术家一笔不小的花费,依靠自身真才实学以及笔墨功夫,艺术家创造出符合时代、反映喜闻乐见的市井生活、有一定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收取合理的润格作为回报,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只是不能漫天要价,扰乱市场,否则必将被唾弃。作品是曲高和寡还是雅俗共赏,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最终,市场的认可,百姓的喜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本版文章均节选自“布衣曲江客——金农诞辰3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有所删减。)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