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沈周《玉兰图》是否是意蕴绵长的慈母颂?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8-03-05 来源:凤凰艺术 作者:陈政

摘要: 唐代诗人咏:“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玉兰花的花语是冰淸玉洁:表露爱意、高雅、芬芳、纯洁。 诗仅仅在心里荡漾,自然还不够畅神,于是沈先生将山水画置于一旁,重新铺开宣纸,开笔绘制《玉兰图》。

原标题:沈周的玉兰图 一篇意蕴绵长的慈母颂


早春二月,余寒犹烈。


白玉兰却不管不顾,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


这一天,埋头在山水画创作中的沈周猛一抬头,见窗外已经拉开了春天的大幕,心里头不由自主地一阵狂跳。弃笔、伫立,久久地凝望: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人无癖,不可交。沈周有一癖,就是顽固地遵循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不入仕,不当幕僚,不做生意,不接受乡党的举贤荐能。文徵明说他:真神仙中人也。


沈周陪伴了母亲一辈子。母亲走的时候九十九,沈周八十。母亲走后两年,沈周溘然长逝。


或许是身边久无红粉知己,此时的他,见白玉兰迎寒应春,雍容优雅,丰腴白净,风情万种,便把玉兰树看成诗友,而且是异性,正在脱去那件白色的霓裳。


更加晶洁如玉,清香袭人了。


唐代诗人咏:“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玉兰花的花语是冰淸玉洁:表露爱意、高雅、芬芳、纯洁。


诗仅仅在心里荡漾,自然还不够畅神,于是沈先生将山水画置于一旁,重新铺开宣纸,开笔绘制《玉兰图》。


沈周《玉兰图》是否是意蕴绵长的慈母颂?


这幅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玉兰图》浅设色,属写意花鸟画。此画构图采取传统的折枝法,不画根杪,仅着笔两枝玉兰。主要笔墨用以突出怒放的玉兰花姿态。用长而柔软的线条,以书法的中锋用笔,形象地表现出花瓣的柔嫩质感;在树枝的丫眼以及树干纹理的地方,则用短且粗的线条,然后在树干上面微微染上赭色,给人以刚健硬朗之感;作为背景的画纸则染以淡淡的花青色,又运用留白突显玉兰的特异他花。极尽绚烂而又格调素雅,留白充分让空灵尽显。观之如沐春风,顿觉暗香浮动。


莫非沈周是在画自己的母亲?


如果是的话,这幅玉兰图就是一篇意蕴绵长的慈母颂。


黄庭坚当官后还为老母亲端屎倒尿,被列入了二十四孝,不知何故,沈周先生侍奉母亲一辈子却没有被列入。


植株高大却又亭亭玉立,笼盖一庭,开花时如雪丘玉峰,故人们将蔚然成林的白玉兰,称为香雪海。


但愿人世间对于母亲的爱,不论何种形式,总如香雪海。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