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陈开宇,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副会长,广州市越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画院南方分院画家,广州书画专修学院教师。
陈开宇,毕业于华南文艺大学绘画系。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副会长,广州市越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画院南方分院画家,广州书画专修学院教师。
陈开宇与卢延光老师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文︱卢延光(广东省美协原副主席)
读开宇的画,总给人一种凝重、厚实、稳健及超然的感觉,这是我平素与他交往所获得的印象。开宇为人厚道,处事谦和,而热心于公众事业、有奉献精神。在艺术上,性格大气豁达的他却属于“内秀型”的画家。他聪敏、有悟性,又勤奋、扎实、肯钻研。在艺术上他不耍小聪明,不走捷径,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作画。
农夫出来山带雨/68cm×68cm
在中国画坛的风潮涌动中,他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艺术修养明确自己的艺术追求,而不盲目追时赶髦。他既注意画山水的势,又认真处理山水的情,把远瞻和近观的效果处理得很得体有度,笔力、墨色、章法均有讲究,说明他是一位很有功底和很有学养的艺术家。曾有人质疑中国画的存在价值,否定水墨画的成就,他却不以为然,坚定地相信中国画传统笔墨在世界艺坛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广阔的前景。正是从这时起,他用更多的精力研究笔墨。这在当下广州画坛,他属于较为突出而有成就的一个,令人注目而眼前一亮。
陈开宇在课堂上为学员授课
中国山水画在一千多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种艺术的审美价值都是人类发展的宝贵遗产。开宇在广州美术学院就读研究生时,很用心地临摹了大量的古画、字帖。运用传统的笔墨结合自己的实践,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
金叶涧水伴道行/68cm×68cm
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绘画上,甚至作诗为文也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视为创作的最高境界。
石上泉声带雨秋/138cm×68cm
开宇在他的山水画里没有去讲究画面所描绘的是何处何景,而画家心中讲究的就是包容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自由。 他的山水画不要求是客观自然景观的再现,而是画家情感和理智跟自然景观撞击而产生的火花。它比自然景观更绚丽、更诱人、更具震撼力。一个画家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的艺术成就。由此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画家的一大特征。
浮云载山山欲行/136cm×68cm
开宇在笔墨里渗透的是画家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自然景物只是画家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咫尺之内,瞻万里之遥,东西南北,宛尔目前”。可见他的笔墨情趣并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缚。而寻找的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独特意境。
凉风入画阁/136cm×68cm
近几年来,他正在强化自己的风格面貌。不过他懂得,风格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全面的艺术造诣密切联系着的。所以他既努力追求,又以平常心态对待之,他的作品多是以画为主,作品中时有加上诗文、书法以至印章的等艺术手段,画中有诗,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韵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意”、“意趣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
洞外看天/136cm×68cm
同时,这些又是表达作者的个性,体现与众不同的风格。在广州山水画家中,能有这样的文化觉悟者不多,开宇是其中一个。根,深深扎在土壤里,而精神面貌确很现代。沉厚、淡远,不为物役。退去社会浮躁的“火”气,内心返回“禅意”超然地走向更高的境界。因为以上,开宇比别人有了更多的后劲、空间,足迹将拉得更大更远。
山抹微云出小寨/68cm×68cm
素朴自然 简淡肃静——陈开宇水墨山水品读
文︱卜绍基(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
翻开他的作品,一股淋漓水墨之气迎面而至。当你屏息静气,凝神搜索,试图寻找一条进入画面的路径。拨开虚掩的树枝,沿着山间曲径而行,路边的花草、溪水、虫鸣、蝉唱……仿佛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冥冥召唤,拨弄心弦,直通深幽。
此时此刻,你的心灵仿佛洗尽尘嚣,穿越时空,与古人先贤骤然相遇……这就是画家陈开宇水墨山水的造境。陈君的这种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令其山水画多以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或许正是其人生态度的表达,亦为其人生追求的体现。
山色雨濛翠欲流/136cm×68cm
开宇的水墨山水在表现方法上少一分绳墨和拘谨,而多一分洒脱和逸趣。在淋漓般礡的浓墨挥洒中,但见远岫丛树,烟云弥漫,此等笔情墨韵,颇得天趣。其中放达的线条勾勒出山石的轮廓,渲染则以水破墨,以水运墨,浓淡枯湿交融,水与墨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画家在纵情笔墨之间,竟然能创造出一股让人神往的淡泊宁静、超然放逸的意境,营造出一个个寂寥幽玄的世外桃源。一眼望去,云烟绕山,云蒸霞绕,薄雾升腾,远峰村舍,小桥人家……皆充满湿润和清爽的气息,宁静纯净,唯美幽深。
山翠自成微雨色/136cm×138cm
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君子所以爱夫山水者?丘园素养,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长乐也;渔樵隐逸,所长适也;猿鹤长鸣,所长亲也。”将山水做为自己颐养天性的一块温润之地,使自己的心灵与精神徜徉其间而得到自由舒展。
陈开宇在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义犬颂》前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梁如洁合影
画家陈开宇在笔墨之间,正努力搭建一条与传统先贤会话的通道,更希望藉现代笔墨精神熔铸古人谦谦入怀、凌空高蹈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在向传统寻求精神支撑的同时,又运用水墨变幻中出现的种种节奏与律动,营造出笔下丘壑。这种大胆探索和创新,力图突破中国山水的传统形制,在黑白水墨的空间里,逐渐形成自我图式,自成一格。
松溪寻幽/138cm×68cm
山水画的意境就是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其历来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画家陈开宇以特有之“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描画山川,追求理想境界,超脱当下喧嚣,自取一方寄予逃离烦琐与庸俗的心灵居所。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宇的前路自当“开得一方新宇”,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且行且远,愈走愈宽。
登云访隐/68cm×138cm
山居烟起翠微间/138cm×68cm
云涧问源/138cm×68cm
松风石漱/136cm×68cm
雨后云溪/138cm×68cm
氤岚高隐/136cm×68cm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