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华明的艺术追求和他人生的足迹透漏着几分奇异,古人之奇,有笔奇,有趣奇,有格奇,这些奇都源于其性情与胸臆,是不可学而得的。
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周刚
王华明的艺术追求和他人生的足迹透漏着几分奇异,古人之奇,有笔奇,有趣奇,有格奇,这些奇都源于其性情与胸臆,是不可学而得的。性情人人都有却人人不同,每个人都在其性情中周旋,性情源自心境,若脱离了心境而求奇,其奇必变得怪异或以此惑人罢了。
埃及向往 70x70cm 2017
《伴君》四尺斗方 2018年作
《众神花园》四尺斗方 2018年作
王华明的性格中有一种明显的冒险精神,这在他的画面和艺术追求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作品不求功利,没有矫揉,更找不到怡情养性之作。他的“墨舞冬奥梦,缘歌帝曼情”在寒冷的北方雪地里泼洒几十米的豪情,丢弃形体塑造,有意挖空绘画语言,释放内心的率真与追求。他不满足固有的规则,选择不可预测的目标,这是他的趣奇更是他的质朴的追求,他相信一生万——万也可以复归于一。
《金融大鳄》 四尺斗方 2018年作
《众生》 四尺斗方 2018年作
王华明善于从前辈艺术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并转化为他自己的语言和符号,这种转化恰恰与他性格中的孤独与冒险的特质分不开,他使自己的孤独性情很好的在他所创作的画面的独特符号中显现。显然,王华明知道保罗·塞尚是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并通过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作品中进行妥善地表达,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理性的抽象;而文森特·梵高画面中语言的冲击力宣泄了他满腔的激情,他能从艺术家深藏在笔触和符号下的节奏体验画家的内心纠结与矛盾心理。他把这些也理解为作为一个画家不可缺少的应有的“技法”,在他看来,心灵的历练比绘画的技法、作品的形式语言更为重要。从生命的体验中才能真正的掘出绘画应有的空间。
《步行街》四尺斗方 2018年作
《舞林》四尺斗方 2018年作
在与人交往中,王华明开朗与率真,但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读到的更多的却是孤独和拙朴,这种孤独与拙朴不是他对传统绘画的凝视和独处,而更多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唤醒,他把这种唤醒完全沉浸在他的灵魂与创作的交往中,他还带着这种唤醒,决绝的从南方出走扎根在了北京。他试图从美术史里,从艺术观念的线索里,从先辈艺术家作品的语境里寻找自己的语言痕迹,但多年的探索还是让他举步维艰,他意识到那不是他自己,他不想成为另一个别的什么人,他想成为他自己。他用极大地勇气和苦行僧一般的求索,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读书、体悟,在孤独中质疑自己的作品与内心,经营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与形式,以求大胆的蜕变。他不再以画一张风景、一个人物为目标,即使他在传统意义上已表现得可称尽善,如果他不能达到他内心的属于他自己情绪的作品,他宁愿把它否定和放弃。他希望他的作品中能够灌注他的心绪和他的生命痕迹,那一山、那一水、那一石、那一树、那每个人物的形象里都有着他生命的强烈欲望和孤独的审美观察,他希望他画面中所有显性的物象都与他的心灵交合在一起,他希望他的作品在让读者观赏时看似用眼睛与作品交往,实则是心与心的沟通。起初他和他的作品艰难跋涉,在孤独与大胆中被挤压被排斥着艰难生长,他相信他绘画中那些沉默的生命的本质必定在他的画面中最终呈现。他甚至大胆的与他眼见的世界相违背,也绝不违背自己的内心,这使得他笔下的景物与人物变成了他的悖见和内心矛盾的蜕变。
他努力让自己陶冶在社会生活的深层,并在其中静默的敞开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滋养在社会的深层,他的心灵与他的作品对峙,他让他的作品从浸泡在社会深层的心灵中解脱出来,每一张作品的诞生都是一次与心灵抉择清醒后的一念。他决不让自己的作品在激情冷却后的技巧中诞生,因为冷却的激情和纯熟的技巧里没有他的率真与苦涩。王华明作品中笔下的气很足,足的甚至滞涩和赤筋露骨。但正是这种滞涩里沉积了他的拙朴和他的率真,更沉积了作为艺术家的追求与良心,他宁愿苦涩也向往性情之生气。
《冰舞墨韵、迎接冬奥》系列一 2016年作
《冰舞墨韵、迎接冬奥》系列二 2016年作
《冰舞墨韵、迎接冬奥》系列三 2016年作
沉浸在社会生活的深处,孤独与苦涩使他获得了珍贵的体验,他从反省和历练中逐渐明晰了信仰,他的抉择孤独与大胆。他不让他的作品停留在可视空间所规定的绘画原则上,他也不局限于他作品中的立体与平面、形象与效果。他的作品有时空间深邃,有时抹去空间、放弃造型,这一切都是为了锻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不满足于再现,他希望他的作品能够表达人们思想深处那些不可思议的无形世界,呈现在他的作品里,他希望他的作品能让人们看到每个人内心那不可思议的广阔的世界,他孤独的坚守和大胆的经营着渐渐形成的他自己的鲜明的绘画语言。他的每幅作品都纠结着他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人生体验,有感慨、有苦涩、有怜悯、有理解、有深沉的爱,更有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达的心的体验。他常常反思自己,甚至掏空自己,他的油画放弃了斑斓的色彩,将色彩凝重到了最为简洁的语言,用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并进行重新规划,以使其不陷入表面的欢愉。他的水墨抹去了真实的空间,依存内心的感受,将精神植入无形的空间之中,使那些无形的形象转化成了活生生的充满生命的真实,这使得王华明的作品有了生命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并将这种自觉转化成了他的绘画语言。
山涧雨雾 70x70cm 2017
心中的韵律 100x55cm 2017
原野 100x55cm 2017
王华明画面中的苦涩、拙朴、孤独与情怀源自于他深沉于社会深处和他对于生命的深切体验,他又常常将他自己孤独的搂胁在狭小的空间独处审视自己的心灵,熔炼出它独特的清晰的笔奇、趣奇、格奇和他执守的一块内心净土辐射到他作品中的真实。
我们相信王华明正如石涛在《石涛画语录》中所言:“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
王华明
国家一级美术师
独立策展人,著名艺术家
诗人、画家、演员
现任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副主任、
全国美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评委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委员
中国延安文艺协会会员
中国文联首批注册文艺献爱心志愿者
315中国文化与教育品牌联盟副主任
中华艺教馆馆长、星光美术馆馆长
长沙民政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牛铒商学院专家顾问
北大博雅华东经济发展课题组文化创新指导教授
2014年文化部中国文化集团
参与美丽中国名片丛书组委会美术编委
2015、2016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创意达人
2018中国教育电视台全球华人春晚评委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发帖软件 www.teamczy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