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亲历,成为一根感知时代变化的神经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11-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摘要: 10月29日至11月17日,由中国摄协、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摄协、《中国摄影》杂志社承办的“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展览评选共收到615份数字文件的投稿,其中有40份作品包含了纸质图像。

原标题:亲历,成为一根感知时代变化的神经——记“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脑白质髓鞘脱失(仿制图像) 王翰林


“内啡肽的火焰”何意?1993年出生的王翰林以这一名称命名的一组摄影作品入选了“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这组作品实际上与他的一段关于家庭的悲痛记忆有关。


“父亲在医院昏迷一星期后醒来,告诉我这一星期里发生的故事和他看到的幻境。 ”王翰林研究、调查父亲的病症,尝试用科学之外的另一条路——摄影艺术去构建虚构的图景。他创作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白质髓鞘脱失(仿制图像) ”“内啡肽的火焰”等与人体科学相关联却又有着奇幻艺术效果的作品,想象着父亲“一个人穿越大江大河,并走向那道白光” ……这些作品触及死亡、科学甚至哲学的某种模糊地带。“如果只看表象而不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也许会以为这组作品是一个科学实验,实际上这是我个人情感的表达。 ”王翰林说。


10月29日至11月17日,由中国摄协、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摄协、《中国摄影》杂志社承办的“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展览评选共收到615份数字文件的投稿,其中有40份作品包含了纸质图像。评委会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最终评出入选摄影师20人/组(其中一组作品的作者为摄影师组合) 。这21位新锐摄影师正以各自独具魅力的摄影语言,为观众展现出当代摄影的大胆探索与无限可能。


生活于上海的独立摄影师陈川端一直以来对人类活动延伸出的各种细枝末节之物、对自然物以及人与自然的联结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作品《 Re - strained Orders 》包含了他在国内居住、日本旅行途中、新加坡与美国求学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各种画面。陈川端认为,人类活动所能延伸到的广域空间内,许多日常琐碎的景象都极易被忽视。那些生活在此的居民、人造的景观、被修剪排列的植被、扭曲或被反射的光线甚至是其他动物的生命轨迹,一旦将之剥离并严肃审视,这些物像便呈现出一种克制、严密、有迹可循的秩序感。


清华大学摄影专业博士张樱瀚从少年时代就向往那一片片黄土地,“黄土上的千沟万壑,沉寂又深厚,是中华文明历史的年轮,又像地球皮肤的裂痕” 。她在2017年、 2018年两年间赴山西、陕西、内蒙古用大画幅彩色胶片拍摄了各种黄土地上的后工业时代的景象,呈现出一组作品《人为黄土》 :日落之前,地平线上方的工业烟囱喷吐着浓烟;明长城前一簇簇荞麦紧紧挨着;黄土上的远方隐约可见一个个风力发电装置,她将这张照片命名为《能源矩阵》 ……同样是关注能源,陈亚男、吕格尔的作品《生命之环》聚焦中国东北抚顺市。系列作品中,有抚顺西露天矿,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煤矿;有露天矿坑底黢黑的煤块,那些煤块闪耀如同繁星;有抚顺市的圆环形地标建筑,它是隐喻,承载着重工业资源城市过去的辉煌和未来的探索。


摄影项目《气泡》是陈海舒在历史事实和想象的基础上,针对瑞士社会与水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所拍摄的系列作品。项目采用照片、声音、视频采访和现有材料等多种媒介,并用小说《索拉里斯星》中的文字串联起来。“图片的图说会对图像意义产生很大影响,我用文字将画面串联起来,是希望读者对画面的理解更加抽象,以故意引导读者‘误读’的方式留出更多想象空间,而不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画面里。 ”陈海舒在将枯燥的数据、档案转化成视觉图像的过程中,在文字和图像的相互牵引下将观者带入一个长久以来未被充分讨论的领域。



生命之环 陈亚男 吕格尔


科幻感和未来感是此次展览中不容忽略的新现象,科幻意识与对未来的思考,目前是依然以关注当下为主的摄影界较少涉及的领域。 《异物》对于潘晓春来说代表了他对未知的触碰——将“异物”添加到画面中或者替换原本画面内的物体,造就了一个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物体或者场景。他希望通过画面中环境多样化和“异物”简单形态的对比、自然丰富的肌理和“异物”表面无特征的反差、画面空间感的错失以及“异物”在画面中强烈的入侵形态表达自己对未知的一种思考。邓云的作品《陨石》是一组关于困境的作品,拍摄于日本。他认为,很多时候困境更像是一种不可违背的神秘的自然力量。人类存在于世界上的这段时光,就好像陨石一样,总是在坠落的途中。他拍摄了风景、动物、城市、人物等,看似不相关的内容,唯一的联系就是那都是人生旅途的所见所闻。“一般的摄影艺术都是表现当下,那么我们如何呈现未来?或者说,摄影能否在当代以一种中国的方式参与对未来的设想与塑造?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空间影像研究所所长高世强之问呼应了摄影群体对当代现实与未来构思的反思与责任。


在这些展览作品中,观众感受到的是新锐摄影群体对当代人生活境遇的种种回应。他们从个人视野出发,因真诚而言之有物,并最终在公共话题中形成有策略和深度的共鸣;这些回应较为充分地掌控了摄影这个媒介的方向,并让作品形成有效的合力。 《巨人传》用复杂的各类符号构建了一幅幅当代“神曲”,《利维坦》通过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阐释了作者对在当代象征不断进化的信息和科技革命的巨型机器“利维坦”的理解。 《Kwei Yih》 《我的塔里木》《洄》讲述着故乡与个人成长主题;《平行》《此刻星辰不同往日》关注大数据背景下的摄影本体;《刘书彦—刘山保—刘书彤》《处女座》将摄影艺术与个体生命体验融为一体;《农民志·全家福》《 Retrotopia (怀旧之邦)》《蒋志伟日记》《 Make Me Beautiful 》等作品则反思了一系列现实社会问题。


在全民摄影的今天,一个摄影家如何主动地让自身体验成为一根感知时代变化的神经,如何在更加复杂和幽微的细节中展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呢?中国摄协主席李舸认为,新锐摄影师应该担当起作为时代亲历者、见证者的责任。“亲历,意味着亲身丈量,亲自擦亮,以此发现新的时代和新的自我;见证,意味着暂时地遣散自我,使作品回到初心、到人民中去,发出有温度、有血气的声音。 ”


此次“TOP 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已然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浙江省摄协秘书长毛小芳倍感欣慰,她说:“2011年第一届‘新锐展’的入选者,如今大多已成长为行业大树。我们的想法很纯粹,就是老老实实去做,尽可能借助‘新锐展’这个平台,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为他们做好呈现与传播。打开浙江摄影迈向‘高原’的大门,让大家看到摄影艺术发展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表达方式。 ”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