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艺术品的微信营销,能走多远?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3-28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摘要: 由于微信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性地运用这种社交工具。画廊、拍卖行、艺术机构也看准微信优质的推广功能,开始利用公众账号、朋友圈、微信群、微店等微信附加工具进行推广和营销。本期深度栏目重点探讨利用...



“阿特姐夫日夜场”的三大法宝:低底价、新颖、交互趣味性


无论是年轻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还是名家作品及市场硬通货,胡湖都会说服送拍人定一个比较低的起拍价,“主要原因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拍卖中来。比如前几天公布的一张刘野的版画作品,如果在传统拍卖行,他们一定会按照市场价格来定底价,我就建议干脆来一次无底价的拍卖,委托人也非常支持。”


这个群涌进一些新的购买者令胡湖感到欣喜。“比如一些艺术媒体记者可能会花几千元买件艺术作品。这种事情也许只能在这种特定的群体中才可以实现,因为这种拍卖的形式相对于正经从画廊或者是博览会上买东西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加一点、我加一点的感觉非常好玩。”夏彦国介绍说。新藏家的涌入也让胡湖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和思路。“我的目标一开始就不是艺术圈内的那些大咖级人物。相反,我的主要买家定位是艺术圈的众多从业者,以及市场上的中小玩家。比如你,很可能就是我的目标用户之一。这些人了解艺术品,了解艺术品的价值,但在平时你是很少有机会去拍卖行举一口的。不同的是,在微信群拍卖,就可以很简单实现。”胡湖笑着解释道。


有些收藏大咖也喜欢在里面叫价,“比如一些在拍卖场中出手几百万的买家一样会在群里参与竞价,这也说明他们多元化的一种需求。”很好玩的是,有些很有名的藏家可能会因为50块钱而放弃掉拍品。50块钱相对于传统拍卖并不算什么,为什么会在微信群里这么斤斤计较呢?胡湖解释说:“一个是反映出大家用好玩的心态来对待这种拍卖形式,就像在新年的红包群里,拍卖大佬也会表现出为了10块钱而疯抢的孩子气。另外也说明,线上拍卖不能把竞价阶梯设置太高,太高就会缺少活跃度。”所以,胡湖认为,一定要真正了解买家和卖家双方的需求是什么,“现在很多艺术品电商或者是互联网平台都没有做特别清晰的分析,自然得不到真正想要的效果。”


微信拍卖夹杂着群内人的七嘴八舌,非常生动有趣。不仅是买东西的人,送藏品的卖家也大多是抱着来玩的心态。“其实很多委托方在群里面既是买家也是卖家,他们很享受这个过程,也愿意拿出一些东西与大家分享。卖家基本都会给我们一个比较低的底价,大家也不会用市场价来评判群内的作品成交价,我们也没有公开发布详细的成交数据。”胡湖说。


吃到群内第一只螃蟹的人是艺术圈内的彭玮。按胡湖的说法是,她用一秒钟的时间把拍品给秒到了。她笑着解释说:“我知道那天是第一次拍卖,巧在我正好看到了。只是知道那是一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觉得封顶价才600块钱,很便宜,就直接出封顶价了。”在提到群内拍卖的感受时,她很开心地直呼好玩:“大家享受你我疯抢的感觉,有点冲动性消费。另外也因为胡湖定的价位并不贵,都是千元甚至几百的东西,如果更贵的话,可能大家会更理性一些。”


对于艺术家而言,这种微信群拍卖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和宣传方式。“因为这个群里聚集了那么多艺术圈内专业人士和藏家,这种有效性甚至比得上开办一个展览。不仅对于艺术家是一种宣传,对于任何一位在群里买东西的人来说,能公开竞得标的,他心里都会有一种不同的满足感,这也是大家参与性很强的一个原因所在。”夏彦国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