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中国艺术市场的大数据:来源不当危害巨大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4-20 来源:20CN 作者:孔达达

摘要: 时值春拍如火如荼,周末参加饭局,遇到一位互联网资深从业者,已有多个成功的创业经历,因为看好艺术行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决定进入艺术品在线交易市场。对于圈外人进入艺术行业,我既高兴也好奇,于是问他,为什么会...




孔达达



时值春拍如火如荼,周末参加饭局,遇到一位互联网资深从业者,已有多个成功的创业经历,因为看好艺术行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决定进入艺术品在线交易市场。对于圈外人进入艺术行业,我既高兴也好奇,于是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毕竟艺术品市场只是一个小众市场而且专业门槛也不低。


对方的回答以IT人惯有的方式开头,据统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规模有2500亿人民币,而最有影响力的从事艺术品交易的上市公司,如苏富比和保利的市值与互联网公司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等等....。。而自我介绍的结尾是,互联网一定会颠覆艺术界,就像阿里巴巴和淘宝改变了整代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一样。


我很钦佩这位年轻人的敏感力和行动力,他的确看到了艺术界现存的一些弊病和通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机会和前景,但是我对这种过于轻车熟路的数据引用方式还是略有担心。


有关中国艺术市场交易数据的统计,虽然不同的数据提供商因为统计口径的差异会稍有不同,但是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包括拍卖、经销商市场和在线交易)交易额的估算大体在600亿至700亿元之间,实在想象不出这2500亿元的数据的出处是哪。但是显然这个数据至少是被这位创业者和他的投资人所信赖,并作为他们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对既定市场前景预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任何数据都有源头,但并非全部出自可靠的来源,中国公开拍卖成交数据的可信度一直被业界所质疑,一方面由于时间和成本限制,数据采样过程难以做到绝对严谨,另一方面拍卖市场的假拍、造价等现象又进一步降低了数据的真实性,而大量存在的拒付款现象又深化了数据的偏离度,据中国拍卖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拍卖行2012年的清算率仅为56%,即仅有56%的成功竞拍者在其后六个月内完成交割,这就意味着,中国公开拍卖数据有近乎一半的真实性存疑。


虽然监管方一直在努力,但是数据的透明度和交易的诚信问题很难在一朝一夕内解决,因此拍卖数据的可信度问题将长期困扰艺术市场专家和从业者。降低单纯数据分析引起的对市场理解的偏差的方法就是,在量化分析的同时强化定性分析的作用,即便是一份简单的市场报告或新闻报道,也绝不应该是一个机械性的数据堆积。


虽然数据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如果来源不稳妥,或使用不恰当,其危害性可能比感性描述还要大,因为对于数据人们往往缺乏辨别力,而数据的来源背景可能比数据本身更不容忽视。比如前文所提到的2500亿元,也许这个数字并不只是单纯的艺术品交易额,可能还包括艺术周边产业,比如艺术地产、艺术旅游、艺术衍生品等等。但是在判断艺术品在线交易市场大小的时候,以艺术品市场的总交易额为参考基数,显然更贴近现实。


互联网的发展滋生了大数据时代,由此产生出数据挖掘、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应用等一系列课题。记得在涂子沛先生《大数据》一书中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是个“差不多先生”的国度,而大数据时代的核心在于“精准”、“创新”,海量数据如何产生、存储、共享?数据质量如何定义、度量和保障?”而更高层面的问题则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并恰当地使用如此海量的数据,数据时代迎来的是更多的机会,但接踵而至的也有更新的挑战。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