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工美大师”别变成红螃蟹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10-13 来源: 解放日报

摘要: 高公博:一些“工美大师”就像螃蟹,创新的手脚被名利捆绑,放进蒸笼,“红”了,漂亮了,但艺术的生命力消失了。博览会不应以评奖为主,而应专注于艺术的突破。

原标题:工美大师在忙什么


部分“工艺美术大师”被批因忙于参展评奖、追名逐利,致使作品苍白重复,毫无新意。


“红”了,生命力没了


一些“工美大师”就像螃蟹,创新的手脚被名利捆绑,放进蒸笼,“红”了,漂亮了,但艺术的生命力消失了。


身为“大师”,不是把前人的东西接过来、传下去就行了,而是要在接过来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创新,用力向前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展览会、博览会不应以评奖为主,而应以发现新艺术、新问题为主,专注于艺术的突破。


工艺美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故土文化相生相长,不能轻易离开本土、远离生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高公博)


工艺虽精,匠气却足


应该说,大部分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工艺精,设计感强,但不排除一些大师,不作系统学习,不对外交流,视野狭窄,美学意味弱;工艺上非常讲究,美学上却没有追求,看着别人的画册来创作,迎合市场。


(艺术杂志主编 漆德三)


“大师”不去,闹剧不停


在“大师”终身制、“大师”云集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尽是费尽心思、打通“渠道”、忙于参展、花钱买证书等种种闹剧。有些“大师”还得意地炫耀自己的称号、财富。


不去“大师”化,工艺美术界只会继续上演一出出追逐名利的闹剧。


(策展人 葛千涛)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