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抽象艺术无公共语汇 欣赏起来令人费解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6-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摘要: 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人民。一旦偏离,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当前,国内一些抽象艺术展览上,很多所谓的“精品力作”欣赏起来着实令人费解。

原标题:抽象艺术需要公共语汇


当前,国内一些抽象艺术展览上,很多所谓的“精品力作”欣赏起来着实令人费解。“大师”在纸上随便点几个点、画几条线就好像有很多道道,观众发挥天马行空想象也不能与之产生共鸣,即使“大师”现场讲解,观众理解起来也是一头雾水。


具象艺术以大众易于接受的典型形象打动观众,而抽象艺术用点、线、面等形式来组织画面。从抽象艺术而言,绘画的精神性是无形的虚拟存在,需要修辞语言来赋予形式。观众正是通过视觉艺术的修辞语言理解作者意图,从而实现观画者与艺术家的沟通。基于此,抽象艺术应该在特定的创作规律和程式基础上形成特有语汇,但这一语汇并非随意而为、肆意涂鸦创作而来。


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人民。一旦偏离,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一重要论述从创作源泉和艺术价值实现两个维度,指出了大众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俄罗斯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曾对点线面做出如此总结: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建构我们的抽象语言,否则只能是艺术家自我娱乐的艺术,不可能成为大众化的艺术语言。


个人创作和公众接受应该找到公共交流平台和互相认可的艺术语言、语法、语义。缺少了受众,艺术家忽视漠视大众审美,只能在孤芳自赏、脱离公众的道路上误入歧途,出现作者“很懂”作品而观众根本“看不懂”的尴尬局面。所以,抽象艺术需要“公共语汇”。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