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山气候神秘,一天多变,云雾寮绕。为识真面目,表现山色彩的美丽常常一天只能画两个小时,海拨高紫外线强,为寻最佳构图只能在烈日下暴晒,几天下来脖膊等肤色由红变黑,炽热刺痛难忍,一周之后皮脱一层。幸而画面...

今天完成"灵通岩"青云寺写生作品,灵通山地处漳州平和县境内,海拔1千2百八十七点四米。半山处有一座青云寺,寺内供奉一尊观音造像,一年四季香火旺盛。
该寺始建于宋代年间,四年前扩建重修,并在寺院近处修一近4星"青云宾馆"是进香及旅遊胜地。
寺院的后山名曰狮子峰,沿着寺庙旁崎岖峻峭小道可上峰顶,遥望云霄、漳浦、东山诸县,目极之处便是浩瀚的太平洋。
在科技未显的远古,此山峰是古代的航海座标,太平洋西岸往来南北的船只看到此峰便知是闽界。
峰顶有一处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父亲的墓地,北方南迁驻漳以后陈氏族人祖先千年来目睹过往船只的更新变化,应该是万般欣慰的。
此山气候神秘,一天多变,云雾寮绕。为识真面目,表现山色彩的美丽常常一天只能画两个小时,海拨高紫外线强,为寻最佳构图只能在烈日下暴晒,几天下来脖膊等肤色由红变黑,炽热刺痛难忍,一周之后皮脱一层。幸而画面效果令自慰籍,甚是欣喜也。
2015年6月30日晚叶碧峰(德华)疾书于晋宝堂。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