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陈正乾:锦绣家园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7-20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杨卫

摘要: 陈正乾的艺术,一开始就奠定了批判性的基调。事实上,早年的陈正乾也曾尝试过表现一些城市主题,试图以城市边缘人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物质社会的焦虑和现代性的反思。但因为这种表达缺乏背后的精神资源,所以,越是...

原标题:陈正乾的锦绣家园


陈正乾:锦绣家园


艺术家陈正乾近几年一直在重复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用画笔不断表现家乡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并且还取之于土,用之于土,多次将这些作品带回自己的家乡展出,与当地农民直接进行交流与对话。陈正乾的这种尝试和努力,让我想起了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出现的“巴比松画派”。当时,有一些艺术家不满于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束缚,纷纷逃到巴黎近郊的巴比松寻找精神的出口,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十九世纪以后的艺术史进程。当然,陈正乾的绘画,跟“巴比松画派”并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说当年的“巴比松画派”,是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试图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来否定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那么,陈正乾的绘画,则带有更多观念艺术的色彩,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质疑,亦是对当代艺术中心话语的一种疏远与反叛。


陈正乾,1981年出生于广西钦州,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此后,便作为职业画家,一直留在重庆四川美院的旧址黄桷枰,成了一位著名的“黄漂”。多年的漂泊经历,使陈正乾深切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也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对缺乏人情味、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城市生活,产生了某种厌倦和抵触。所以,陈正乾的艺术,一开始就奠定了批判性的基调。事实上,早年的陈正乾也曾尝试过表现一些城市主题,试图以城市边缘人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物质社会的焦虑和现代性的反思。但因为这种表达缺乏背后的精神资源,所以,越是深入批判,越是痛苦不堪。他后来回到自己的家乡,抑或是回到乡村和大自然的艺术命题,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完成了四川美院的学业后不久,他的户籍又被重新迁回了广西的钦州农村,这使得陈正乾虽然仍在城市中漂泊,但心已有了某种归宿;二是由于他不断回乡写生,从而通过拜大自然为师,又重新找回了艺术的激情与表达的途径。正是这两个原因,促成了陈正乾的精神突围与文化回归,也使他在艺术上找到了百画不厌的母语。于是,陈正乾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在短短几年时间,他便拿出了许多以自己家乡的自然风貌为题材的精彩之作。


纵观陈正乾的这些乡村风景画作品,我能够看到他心理释压的痕迹,其深入的层次,细腻的笔触,以及绚丽的色彩,都可以表征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传递出了他精神解放的心声。不过,我更感兴趣的,还是陈正乾的语言方式,因为只有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独特之处,也只有通过语言,艺术家的个人情愫,才能获得更为广泛的思想共鸣。在我看来,陈正乾的艺术不仅视角独特,语言也很新颖。尽管他对家乡的描绘,是由来于写生,但作品中却完全剔除了写生的痕迹,而是从装饰绘画,尤其是刺锈和织锦等民间工艺中吸取营养,转换成一种新的个人化语汇,来表现家乡的山山水水与风土人情。正是这样一种取向民间艺术的价值途径,使陈正乾在表现自己的家乡时,摆脱城市化的束缚和当代艺术的单一模式,获得了与乡村记忆更为贴切的语言。同时,通过这种语言,也为自己的家乡焕发出了表现的活力,重新赋予了它的勃勃生机。


2015.4.15于通州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