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绘画语言中的形,光,色,结构等要素都是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表象符号,不同艺术家运用它们的方式不同,就产生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欣赏绘画是原无定法的创造性活动。由于欣赏主体的年龄,经历,修养与趣味各异,同样看一幅画,获得的感受结果自然也相异,这是正常的。欣赏绘画的动机,在于人们希冀通过艺术理解历史文化,也理解自身的意义。艺术品从艺术家笔下诞生之后,它就成了一种新的现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欣赏它,它赋予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因此,在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欣赏能力后,应充分尊重自己对绘画作品的直觉,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联想是绘画欣赏中的一种高级思维,是欣赏者把自己的经历,知识与作品所表达的内涵相联系,进而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在欣赏过程中,从视知觉到心理联想,不仅依靠一定的文化修养,还依靠摆脱陈规与公式的拘束,敞开自己的视野。联想和想象是情感的双翼,借助它们,欣赏的层次便不断深化,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当然,由于绘画语言的丰富性和人们欣赏的角度,侧重点不同,常常会发生意见分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在绘画欣赏中,我们要提倡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精神。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