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方膺1754古松图松树,多乃高大乔木,经霜历霜而益青。为中国古代文人籍以抒情,画家常状以示品格与精神之物。
李方膺 1754 古松图
松树,多乃高大乔木,经霜历霜而益青。为中国古代文人籍以抒情,画家常状以示品格与精神之物。
扬州八怪等人善长画松者也多,郑板桥之画松坚贞劲拔,李鱓之画松秀润润清雅,汪士慎之画松古茂虬健。皆为世上画松之名作。而李方膺之写松,则奇辟苍浑、朴拙简洁。可谓奇而不怪,苍润处则不丰而腴。笔率而味隽。赏读其《古松图》便知。其中有两棵松树前后相倚,浓淡合度,层次分明,粗看好像似一体,缘由疏枝交错互抱,真是神妙合美,诚然如有造化于心,妙难言置,真大家手笔也!此松主干用笔朴茂老辣,却墨气淋漓,墨饱气郁、浑厚华滋,枝桠方笔硬挑,立显阳刚气度与张力,实也李氏真正人格之显露。松针疏劲,似不经意,却恰如其分地应乎所布。整幅作品挺秀宽博,主干居中略弯又挺秀向上,有气干青云之势。上端左边之树枝屈曲而上举,右上角之枝叶回旋而顾盼,仿佛有狂风呼啸几度,倾耳可闻,此中也许有李氏三度宦海哪悲壮之映象。此古《松图》作于1754年,系李方膺被诬去官并经历了三年无聊官司后之“风尘历遍余诗兴,书画携还当俸钱” 沛然流注。其间孤愤难诉,于是移笔入纸而烟云横溢,于是乎,我们有幸目睹李氏无辜之余绪倾注而成之旷世杰作,则《风竹图》惊世横出焉。此古松图实乃李氏以激情写风竹之后,余绪未尽而难抑之再度倾诉。
《古松图》之有别于他者画松,除画面予人直觉之审美感动外,更重要的是,李方膺的本休意识流注,让我们在感知、领略画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明白那些年的事,以长史识,面来未来。这也是艺术杰作备史料之可贵。这才叫真正的读懂、鉴赏。
(责任编辑:柯博予)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